1940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張學良滿心歡喜,以為自己終于可以迎來釋放,獲得自由。然而,十年之期已過,蔣介石卻遲遲不表態。軍統大特務張嚴佛來到張學良住處進行拜見,張學良對張嚴佛說道:“我是信得過戴笠的,但是現在十年已經過去了,我現在還在被看管著!”張嚴佛對張學良說道:“我此行就是奉蔣公的命令,請你到南京去的。”
自投羅網
1939年,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多方勢力斡旋調解之下,西安事變最終得到和平解決,蔣介石也被迫答應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也許是內心有愧,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到西安。然而,一下飛機,他就被蔣介石的部隊控制起來,從此開始了被監禁的生涯。
在一開始,蔣介石雖然對張學良心存恨意,但是在宋家姐弟的斡旋之下,蔣介石也不好對張學良下太狠的手,畢竟西北地區還有張學良的部隊在那里,稍有不慎也會引起禍端。
于是,張學良雖然被監禁,但是蔣介石還是盡可能給他提供比較優渥的條件。
此時,作為蔣介石手下第一軍情特工的戴笠,替蔣介石執行著監禁張學良的任務。
雖然張學良被監禁,但畢竟當年也是風光無限的副總司令,戴笠對其也頗為尊重。
于是在監禁張學良的同時,他盡可能的為張學良提供便利條件,每次去看他,總是會給他帶大量物品。
后來隨著抗日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戴笠事務繁忙,也便沒有機會親自去看望張學良,但總是還會讓自己的屬下沈醉等人代為探望。
人心難測
1946年,沈醉又一次前去探望張學良,然而這一年的探望卻顯得格外沉重,因為沈醉告訴張學良一個極為沉重的消息,那就是戴笠的飛機失事了。
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蔣介石手下第一軍區特工,就以這樣一種潦草的方式結束掉了自己的性命。
張學良聽到戴笠出事消息之后的心情沉重,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多年老友的離開,更是因為之前戴笠曾經承諾過10年監禁后就給他自由。
如今10年已近,自己原本以為即將獲得自由,然而戴笠卻突然橫生禍端,讓自己的心情格外沉重了幾分。與此同時,蔣介石又遲遲不表態自己到底被監禁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張學良心中滿是陰霾。
就在張學良心中忐忑不安時,不久之后,他又見到了另一位軍統大特務張嚴佛。
張學良見到張嚴佛之后直言:10年之期已到,自己什么時候能獲得自由為何蔣公遲遲不表態?
張嚴佛聞言便對張學良說道,他此行就是要奉蔣公的命令,請他到南京去。
張學良一聽大為欣喜,他直言道,委員長果然還沒有忘記我,這是要重新啟用我了。
于是,不久之后,張學良便跟著張嚴佛離開了監禁地點。他們先是見到了毛人鳳等人,毛人鳳設宴對張學良進行款待,幾人輪番上陣,把酒量不佳的張學良灌得爛醉。
此時,陪伴他在身邊的趙一荻已經發現事情反常,但是此時的張學良已然癱倒。
等到張學良清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在飛機上了。然而隨著飛機的飛行,張學良發現事情不對了,飛機的航線并不是飛向南京,而是跨過海洋來到了臺灣。
張學良見狀大驚,便問隨機人員:你們這是要把我帶到哪里去?而機上人員只是回應道,我們也是奉上峰的命令行事,請您安心坐好即可。
于是,張學良就這樣被糊涂的帶到了臺灣,開始新一番的監進。
在此之后,張學良在臺灣又見到了自己多年好友莫德惠。莫德惠稱,蔣介石有心釋放張學良,但要張學良答應三個條件,首先承認西安事變是延安方面主動挑唆他的,再一個要交出他在九一八事件時接到的蔣介石電報,最后一個就是要求張學良事發后移居國外,不再回國。
而這三條條件,哪一條張學良都不肯答應,于是也只能接受繼續被監禁的命運。
曾經的東北軍少帥,從沈陽到西安到重慶再到臺灣,這一路的波折顯示出了這個具有獨特歷史印記人物的興衰榮辱,真可謂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