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規劃和用地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已正式印發?!洞胧窂耐七M擴權賦能、強化要素保障、注重人才支持、加強管控約束四個方面,出臺了二十項具體舉措。
在推進擴權賦能方面,《措施》提出了多項務實舉措。
國家級開發區范圍內市級批準立項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委托區(市)縣規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辦理,作為支撐發改部門辦理立項手續要件。除中心五區外,將工業用地長期出讓、單宗面積超過250畝的工業用地出讓下放至屬地政府(管委會)審批。開發區范圍內的商業用地由屬地政府(管委會)提交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組織出讓,宗地成交后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備案。
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措施》明確,收購中心五區存量工業用地,可由市土地儲備中心委托區政府具體實施,收購資金由屬地政府承擔,存量工業用地完成收購后,由屬地政府作為土地提供方提請重新出讓。同時,企業取得使用年限為20年的工業用地,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鼓勵類工業項目,已完成項目達產考核,且符合開發區主導產業規劃、達到長期出讓準入條件的,經有供地批準權限的政府(管委會)同意后,可按法定最高出讓年限50年辦理原土地出讓合同變更手續。
在強化要素保障上,《措施》給予了有力支持。
因國家級開發區范圍調整需要局部優化城鎮開發邊界的,支持實時啟動城鎮開發邊界局部優化論證工作。開發區范圍內工業和物流倉儲項目用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申請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手續時,若所需年度用地計劃指標不足,由市級調劑支持、優先保障。涉及占用耕地且區(市)縣自行落實補充耕地困難的,可通過市級統籌有償調劑或借支指標落實。
此外,《措施》支持開發區范圍內工業用地混合利用,可與科研用地、商業用地等進行混合,形成工業混合用地。工業項目所必須的設計、研發等設施,其建筑面積可在項目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之外計算,且不大于工業項目總建筑面積的15%。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前提下,工業區塊線內商住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等可適用控規優化程序,將工業用地確定為新型產業用地、科研用地確定為科研設計用地等可適用控規實施深化程序。
《措施》還鼓勵國有企業和“鏈主”企業、優質產業園區運營商等單個市場主體與原土地使用權人合作盤活低效工業用地,建設工業一般廠房、標準廠房。因地制宜推進開發區“工業上樓”建設,受生產安全、工藝流程等特殊要求限制,經論證會商,可以適當調整容積率、建筑參數等指標。同時,鼓勵開發區外工業用地通過“以地換地”“以地換房”等置換方式向開發區集中集聚。
在注重人才支持方面,《措施》提出選派業務骨干到開發區駐點,做好技術保障支撐工作。此外,為加強管控約束,《措施》明確,開發區范圍內出現重大、典型自然資源管理領域違法違規案件的,按程序收回相應擴權賦能事項。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