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包括四川在內,全國不少地方熱到40℃以上。網上出現了關于“氣象局不敢報40℃高溫”“刻意高溫低報”的言論。真是如此嗎?
“氣象部門沒有動機對高溫進行‘人為壓低數值’。”7月22日,在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中,四川省氣象局宣傳科普中心主任趙清揚進行了辟謠。“氣象預報有一套很嚴格的評分機制,如果預報員報的溫度為38℃,但實際上是40℃以上,那么這位預報員是不得分的。”
此外,按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氣象部門發布的溫度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須設在草坪上,離地面1.5米,周圍較開闊,無高大建筑、樹木等阻擋風或遮擋陽光。“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溫度,比百葉箱里測得的溫度可能會高4℃至5℃。”趙清揚說。
為何要這樣進行測量?趙清揚解釋說,這樣才能確保測量的是“自然狀態下的空氣溫度”,才能與歷史氣候進行對比。“氣象數據的價值不僅在于告知‘今天有多熱’,更在于通過長期穩定的觀測,記錄氣候變遷的軌跡,為防災減災、城市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人的體感溫度與濕度、個體差異,甚至衣著、心情都有關,也是一種“主觀感受”。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實習生 李可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