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翔安區后山頂烈士陵園、后山巖烈士公墓、洪山仔烈士陵園順利完成不動產權登記,廈門全市9處烈士陵園全部實現確權登記,正式邁入“有證”時代。
烈士陵園有了專屬“身份證”:廈門9處烈士陵園完成確權登記
在翔安區大嶝街道下蟳窟南里79號的后山頂烈士陵園,草木蔥蘢中,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陵園內,綠植修剪整齊,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透露著對英烈的無限崇敬。我們了解到,這里長眠著解放大嶝島和炮擊金門戰斗中英勇犧牲的55名烈士,先前,由于用地批復、規劃圖紙等材料不足、地界劃分模糊等問題,一直沒能完成確權登記。今年3月以來,多部門創新辦理路徑,按照“一園一策”、“一事一議”,逐一攻克難題,終于完成了確權登記工作。同樣,在不遠處的內厝鎮紅山仔烈士陵園和新店街道后山巖烈士公墓,最近也取得了證書。
記者 喬丹:我們和翔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了解到,翔安區三處烈士陵園修建至今已經有50多年,存在資料不足、用地性質需要變更等問題,先前,也沒有確權登記的辦理路徑可以參考,但是,從今年3月份召開專題會后,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勘查取證、召開調度會、創新辦理路徑,最終在6月26日終于完成了登記工作,這也意味著,這三處烈士陵園取得了屬于自己的“法律身份證”
截至6月26日,全市9處烈士陵園全部實現確權登記,正式邁入“有證”時代。此外,我市還創新推出烈士紀念設施電子地圖、概念圖冊以及英烈精神宣教片,不斷加快烈士紀念設施信息化建設。其中,烈士紀念設施電子地圖自發布以來,網上祭掃已超50萬次。
從有證可查到數據可視:廈門將打造烈士紀念設施信息化管理平臺
近年來,廈門在全省率先實行烈士紀念設施“六個一”管護標準,即一個醒目標示、一份事跡簡介、一座規范墓碑、一個保護邊界、一份管理制度、一條通行道路;同時,全面落實“兩分一統”長效管護機制,即分類整修、分級負責、統一數字化管理,對各級烈士紀念設施進行建檔造冊,動態更新數據。
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主任 張揚:下一步我們將建設“廈門市烈士紀念設施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市-區-園”三級的管理體系,實現全市烈士紀念設施的“一張圖”保護管理。將不動產登記信息同步接入信息平臺,實現從“有證可查”到“數據可視”的轉變,推動紀念設施管理進入數字化、智能化的新階段。
來源: 特區新聞廣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