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西藏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系列報道,全景式展現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興邊富民等方面的輝煌成就。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拉薩,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拉薩河邊新建起的生態廊道、濕地公園,如何悄悄改寫著這座千年高原古城的模樣。
水系相連、涵養生態,滋潤古城,這是近年來拉薩市政府的頭等大事之一。在記者采訪期間,中心城區仙足島和太陽島之間的內河生態廊道提升工程已接近尾聲。
拉薩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在拉薩市境內蜿蜒多變,分汊眾多,河道中形成的各種裸露石灘,過去曾是拉薩城區的主要風沙物源地,不僅動植物生存環境退化,綠色空間不足,也直接影響到了拉薩市的高質量發展。
拉薩市兩島內河項目設計經理 丁陽:其實拉薩不缺水,它的水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好的資源沒有把它進行系統化的改造設計,把它梳理好。
系統改造、綜合治理先從完善防洪體系、建設生態基線開始,加固兩閘,將防洪閘改為生態閘,解決內河生態安全和城市內澇風險,恢復4公里連續水生、陸生過渡帶,讓魚能洄游、鳥能棲息、水能自凈,以最小的干預修復拉薩河的生命系統。
拉薩市兩島內河項目經理 蔣世平:通過閘的拆除重建,改成這種生態景觀閘,提升了整個內河的生態環境,通過這個閘的調蓄,要擋住拉薩河主河的洪水進入內河。
隨著改造工程的實施推進,地處拉薩河右岸的仙足島、太陽島與城區之間總長4.1km的生態廊道也在同步打造,新增慢行環線、灘地林卡,一個個荒灘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模樣,拉薩城也有了綠意。
拉薩市民 益西嘉措:從去年開始變化就特別大,我們比較樂意在仙足島這邊玩,這邊環境也比較好。
拉薩市民 多杰托美:這邊樹種了很多,特別涼爽。這邊還有水,路也修得很好。
一條河仿佛激活了一座城,在兩島內河上,技術人員正在反復調試,這也是拉薩河水系治理改造的重要成果之一。
拉薩市兩島內河項目技術人員 張雄貴:第一保證水質,第二保證水位,然后在河道上面建立幕墻,實現投影。
在高清投影、精密噴泉和動態控制系統的高效協作下,未來,這個水幕電影將會作為拉薩旅游文化和市民休閑的常態化節目,為古城增添一份入夜的浪漫。
拉薩市水利局副局長 張振平:黨中央特殊關懷給予了財政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了27個億,實施了一系列拉薩河治理項目,讓群眾都能感受到現代化的拉薩新的發展。
更加生態、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也必然吸引著遠方歸來的孩子。阿旺丹增結束在上海的工作學習,回到家鄉,并選擇在河邊開了一家烘焙店。每天臨近傍晚,丹增的面包店都是即將售罄的狀態,河邊生態環境打造得越來越好,他的小店也像是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臨水而居,因水而興,與丹增相比,赤烈朗杰更喜歡熱鬧的氣氛。
這家在拉薩藏地美食榜上有名的餐廳,主要是以接待外地游客為主。現在,赤烈朗杰最開心的就是把餐廳樓頂打造出來,可以在拉薩河邊向游客盡情地展示他的餐飲文化。
思金拉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赤烈朗杰:拉薩市政府打造拉薩河母親河兩岸的綠化水景項目以后,這么漂亮,促進了拉薩的旅游,我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年比一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