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愛路街道黨工委在市區鑫威御景小區創新打造的黨群驛站正式投入使用,通過"五聯機制"和"五位一體"共治體系,實現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記者走進市區鑫威御景小區黨群驛站,墻上的"五聯機制"展板格外醒目。正在召開的季度聯席會上,物業和黨員代表正在討論增設居民活動室的可能性,針對上周居民提出的修建小區樹木建議,這周就能落地。
愛路街道建設社區書記 趙麗雪
我們通過活動聯建、部門聯席、教育聯訓、工作聯動、困難聯解的“五聯”機制,實行黨員先鋒崗"三亮"制度,高效推進小區設施維修、環境整治等民生事項,目前,通過黨群驛站已解決居民訴求20多件。
在小區另一側,居民在社區工作人員幫助下使用一體機辦理業務,不一會便辦理完成了。
鑫威御景小區居民 孫顯臣
愛路黨群驛站可真是辦到咱心坎里了,以前辦事得跑老遠的政務大廳, 現在下樓幾步路就到驛站,社保查詢、生存認證這些日常事在這就能搞定,省了很多功夫。
更貼心的是,黨群驛站不光能辦事,還是拉家常的好地方。平時鄰里間各忙各的,碰面都少,現在驛站經常組織健康講座、文體活動,大爺大媽們湊在一起聊聊天,年輕人也能在這歇歇腳、喝口水,一來二去,大家感覺驛站就像家門口的“暖心站”,辦事方便,心里也熱乎乎的。
驛站整合多方資源構建共治格局:"綏安義警"負責社區巡邏,法律工作者提供“一對一”專業咨詢,在職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送教、義診,“三新”組織深度參與社區治理,"代言團"暢通居民訴求渠道。這里既是黨員學習的“紅色陣地”,也是服務群眾的“便民窗口”。
愛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蘇顯峰
我們以鑫威御景小區為試點,創新打造的"便民服務零距離"黨群驛站,就是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新模式,破解基層治理中的實際難題。
今年,愛路街道黨工委以建設社區黨委為核心,依托鑫威御景小區紅色物業黨支部,聯動公安、司法等部門,整合“三新”組織、在職黨員等資源,打造了“便民服務零距離”黨群驛站。
愛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蘇顯峰
今后,我們將以黨群驛站為支點,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與"五聯機制"建設,擴大服務覆蓋面,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充滿生機活力。
來源丨 愛路街道黨工委
設計制作丨張國玉
責任編輯丨許來齊
北林發布
微信:beilinfabu
郵箱:blqwxb@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