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是新時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破題之鑰”,更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持黨建引領,實行專項行動,是著力破解物業治理“老大難”問題的有力舉措。4月底,全區召開了嘉定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推進會,下發了《嘉定區關于開展2025年度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擬通過建組織和建機制同推、黨建引領和行業管理聯手、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并重等舉措,全方位加強黨對小區治理的領導,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區善治的生動圖景。6月27日起,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辦”系列報道,蹲點報道部分街鎮、小區的經驗做法。
在嘉定區安亭鎮安馳社區瑞立華庭小區,曾有兩道難題深深困擾居民:非機動車“充電難、停放亂”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長期雨污混排引發的環境危機。如今,5處充電點位遍布街區,160個嶄新的充電樁有序分布,曾經污水橫流的管道也已徹底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這背后,是居民區黨組織充分發揮“我嘉物業”黨建工作站的作用,引領業委會規范組建、高效運轉,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的生動實踐。
“國際化街區復式理事會”
貫通社區治理脈絡
“現在給電瓶車充電再也不用搶位子了,下班回家順手插上電,省心又安全!”家住安亭鎮安馳社區瑞立華庭小區的王女士說。面對非機動車充電的難題,小區業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好業委”小程序等渠道收集業主核心訴求,形成初步方案建議;另一方面,積極代表業主參與理事會7輪聯席會議協商,將業主的合理訴求和顧慮清晰傳達給各方。在牢牢守住“業主整體利益”的底線前提下,歷經一年攻堅,最終拿出了大家都認可的方案,并確保落到實處。
破解復雜治理難題,單靠業委會或物業服務企業難以奏效。安馳社區黨總支創新搭建“國際化街區復式理事會”機制,有效助力“三駕馬車”協同運轉,成為凝聚合力、攻堅克難的核心平臺。
“融合型網格”
優化問題響應機制
今年3月,小區突發雨污混排、管道堵塞的緊急狀況。“當時接到物業的反饋后,我們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必須盡快協調各方力量解決,不然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安馳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曉樺回憶道。小區業委會迅速行動,在社區黨組織的指導下,依托“融合型網格+復式理事會”機制,高效協調開發商、原施工方、物業及相關職能部門。盡管工程已過保修期,通過“理事會”據理協商,最終促成原施工單位承擔起維修責任。在等待維修費用審批的過程中,五一期間遭遇大雨,油污漫出,業委會第一時間溝通協調,先行疏通清理,緩解居民困境。在不斷的溝通協調下,經過10天的緊張作業,5月22日管道改造完工。
“融合型網格”發現協調機制減少了小區治理從發現到解決的“響應”時間,“我嘉物業”黨建工作站和業委會作為核心成員深度參與,確保業主訴求直達決策層,速解排污危機,進一步提升了安馳社區治理品質。
“專業化數字化賦能”
提升自治共治質效
專業高效的業委會,源于安馳社區黨總支“精挑細選”。黨總支結合日常工作和社區事務,從在職黨員、團青骨干、樓組長、社區能人達人等群體中發現、挖掘、培養人選。2023年6月成立的第一屆業委會里,有財務、法律、審計等專業背景的人士比例顯著提升,這些“懂行”的人成了業委會的“主心骨”。
同時,通過率先引入“好業委”平臺,推動業委會數字化賦能,實現重要事項線上表決、維修資金及公共收益在線公示、便民信息一鍵查詢。目前已有60%以上業主選擇線上投票,居民“指尖上的監督權”落到實處,極大提升了自治參與感和認同感。
為了進一步發揮社區居民骨干、能人的作用,黨總支和業委會吸納100多位社區能人、50多位居民領袖,組建了10支社區自治隊伍。更有60多位法律、工程、電梯、醫學等領域專業型人才組成“青年專業智庫”,為小區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專業保障。
安馳社區通過抓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把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鍛造堅強有力的業委會“火車頭”,搭建高效協同的多元共治平臺,才能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來源:安亭鎮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