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嚴利君 通訊員 張玉鈺)在每一個時代,總有一個群體、一群人,他們站在時代的前沿,勇于做時代的先鋒,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他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用無私的奉獻之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引領著時代的步伐。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出一首首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他們或許默默無聞,卻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清晨,走進陜西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責任公司,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在生產線流轉,牛永楠也早早來到廠區,開始了他的日常工作。作為一名輥壓車間的高技能人才,他專注地投入于每一件瓷器,復檢尺寸,查閱設計圖紙,與工友討論問題,用實際行動踐行工匠精神。“我是一名產業工人,技術過硬是最為重要的。”一直以來,牛永楠刻苦鉆研,熟練掌握輥壓、注漿、修坯等成型工藝,不僅自身先后獲得省技術能手、全國輕工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也為公司鍛造、培養了輥壓成型技術隊伍。身為黨員,他深知自己要在崗位上當先鋒、作表率,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為此他將車間作為自己的履職“陣地”,認真聽取工友們對技能培訓、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想法,經常開展小改革、合理化建議等創新活動,帶領大家逐漸形成“四學模式”學習型車間,改進生產工藝、方法,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
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自退休以來,堅持在社區發揮余熱,熱心公益、樂做義工,在社區黨建、社區服務、社區平安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堅守著一顆黨員的赤誠之心、做好黨和居民的架橋人,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展現新作為、為社區的和諧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有困難就找我,我盡力幫你!”王忠平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道出了七一路建樂社區眾多黨員共同的心聲,在這里,總能看到像王忠平一樣的退休黨員們穿梭于樓棟間服務居民的身影,他們加入“暖心娘家幫幫團”,穿梭在街巷里、樓棟間,查看環境衛生狀況、調解矛盾糾紛、宣傳反詐知識……幫助居民解決急難愁盼,成為居民身邊的貼心人。
這些年,面對小區陳舊、人員構成復雜、服務需求多元等治理難題,建樂社區以黨建為紐帶,將“暖心娘家幫幫團”納入基層治理創新體系,構建起“1+9+N”服務體系,社區不斷吸納網格員、社區黨員和志愿者加入隊伍,依托“流動辦公桌”“民情懇談會”等載體,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收集居民訴求37件,解決各類需求53件。以此積極搭建平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示范帶頭作用,助推社區退休黨員干部積極融入社區建設,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建設和諧社區作出重要貢獻。
黨旗下的璀璨星光,不僅僅是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英雄人物,更是每一個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的黨員,他們扎根平凡崗位、書寫非凡業績的奮斗圖景,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典型為鏡,向身邊榜樣看齊,砥礪奮進之志、激發干事之力。近年來,王益區全面挖掘各系統、各領域的身邊榜樣典型,通過不斷革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涵,持續提升黨員教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讓黨員教育真正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成為黨員成長的“必修課”與“營養劑”。同時,還以主題教育為抓手,在全區營造見賢思齊、崇尚榜樣、爭做先鋒的濃厚氛圍,全力打造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提升基層治理的堅固堡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先鋒力量,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王益實踐匯聚磅礴力量。
編輯:楊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