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向李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今天(7月23日),長寧區關工委攜手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程家橋街道向長期心系下一代、無私奉獻的離休干部李明東頒發捐款榮譽證書并贈送錦旗,街道青少年代表為李明東佩戴紅領巾,表達崇高敬意。
不久前,李明東親自到銀行,拿出自己的日常積蓄,向長寧區關工委愛心育苗基金捐出25萬元,用以幫助品學兼優、需要關愛的學生。熟悉李老的人都知道,這位百歲老人一生戎馬,離休后依然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豪情,全身心傾注于關心下一代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離休不離黨”的錚錚誓言。這是一名百歲老黨員不忘初心的生動實踐,更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對黨的深情告白。
李明東事跡
他有八十多年黨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勛章、獨立自由勛章等殊榮獲得者,201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閱兵;2024年被表彰為“全軍先進離退休干部”;他還曾獲得“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稱號,是社區里的公益之星。這些榮譽,標志著這位軍隊離休老干部——李明東,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李明東的前半生一直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偉業而奮斗。他出生于1925年,山東臨沂人。15歲那年,正值抗戰危急之時,他毅然從戎,跟隨老師參加革命。入伍后,他接連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轉眼七十年匆匆過去,但李明東始終無法忘記和戰友并肩作戰的崢嶸歲月,無法忘卻炮火硝煙中戰友們一個個不屈的身影。2019年,參加完70周年大閱兵后,李明東特意又去了一次天安門廣場,向毛主席像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深深地鞠躬,緬懷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友和烈士們。
20世紀80年代,李明東從部隊離休后,仍想發揮余熱,他積極關心幫助社區青少年,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1987年,李明東參加程家橋街道關心下一代協會組建籌備小組,他先后擔任了關協副組長、關協副會長及思想道德教育報告宣講員等職務。每逢重大節日,部隊、社區和學校里都有李明東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學生、居民和部隊戰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了讓青少年傳承紅色精神,他一次次走上講臺作報告,感染和激勵著社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三十多年來,他累計作了530余次報告會,受教育人員達35000余人次。
最讓李明東難忘的,是和少教所里幾個孩子的交集。當時,李明東和關工委的同志們一直關心那群孩子,隔三岔五送書,希望書本幫他們打開看世界的另一扇窗;每逢節日,還特意帶著蛋糕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聊聊天、說說心里話,或是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和困惑......慢慢地,孩子們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紀律意識、責任感都強了不少,許多孩子因為表現突出還提前回歸社會,這讓李明東著實為他們高興。
然而,重回社會的孩子們,不得不面臨就業難題。于是,李明東和關工委的同志們又幫他們聯系合適的工廠。在聯系工廠的過程中,老同志們四處奔走,認真尋找適合雙方的工作,找好工廠后,心細的李明東還反復和工廠師傅叮囑,“要多給孩子們鼓勵,多引導他們。”孩子們也十分爭氣,后來在工廠里的表現都很不錯。
如今,李老已100歲高齡,已很難像以前一樣,到基層親身講解。但是,他仍通過別的方式支持青少年教育工作:自2019年起,李老兩次捐款給長寧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金額總計41萬元,其中,包括他的二等殘疾撫養費和多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退休金。
多年過去,這些經歷讓李明東更加堅信:教育的力量從不是說教,而是用真心換真心,用溫暖點亮希望,哪怕是一點點光,也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青少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國家富強寄托在他們身上,教育好青少年,也是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努力。”李明東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都會始終如一地堅持為黨建事業作出貢獻!”
本次活動由長寧區關工委、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及程家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聯合主辦。
部分圖片來源于區委老干部局、程家橋街道
撰稿/攝影:陳容超、陳秋璇(實習)
編輯:程 前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