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夏令營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發布會由福建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柯宜達主持,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劍青,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洪雷,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肖紹平,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訓明介紹賽事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夏令營于今年2月啟動海外預賽,已累計吸引全球141個國家的5萬余名大學生參賽。8月4日-8月26日將邀請156名參賽選手和近140名觀摩選手來華,參加在北京、福建舉辦的全球決賽。本屆賽事由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導,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簡稱:語合中心)主辦,福建省教育廳支持,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福建中旅旅行社有限公司、福建省廣播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福州市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南平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協辦,是今年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之一。
劉劍青介紹說,本屆賽事在“天下一家”的主題下,以“閱見福建 閱見中國 閱見未來”為主線,著力打造“教育開放品牌、國際傳播品牌、國際中文教育品牌”三條路徑,構建“見人、見事、見歷史、見文化、見友誼、見未來”六個維度。選手將先后參訪北京、武夷山、泉州、晉江、南安、福州、平潭等地,開啟一段以“人文中國 逐夢海絲”為子主題的中文比賽和文化體驗之旅。賽事采用多輪晉級賽,通過對中文基礎知識、中文演講、中華才藝等方面全方位考核以及辯論、脫口秀等多重創新形式,最終評選出5名洲冠軍、1名總冠軍及若干單項獎。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劉劍青表示,今年是“漢語橋”落戶福建的第二年,福建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希望能夠依托福建“海絲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多元文化交融的文脈積淀,以及成熟的國際傳播矩陣,打造國際中文教育領域“國家賽事、地方樣板”,向全球青年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書寫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的新華章。
吳偉平指出,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核心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福建具有僑務大省、開放高地、文化厚土的三重優勢。福建正在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通過承辦“漢語橋”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中文賽事,有利于福建教育“借船出海”,夯實福建國際中文教育基礎,擦亮“留學福建”品牌,加速推動福建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福建教育國際影響力。
洪雷介紹道,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17年半的地方,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上具備顯著優勢。今年以行走路線串聯文明脈絡,以“六見”維度打造體驗課堂,以故事化敘事深化國際傳播,通過“體驗視角”的“小而美”影像記錄真實瞬間,讓全世界青年朋友真正感受“漢語橋”的魅力。
肖紹平在介紹中表示,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將緊扣本屆“漢語橋”活動主題,立足福建優勢,積極配合“深度體驗+場景化設計”策略,著力為國際參賽選手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之旅。一是精設特色線路,凸顯閩韻風華,將賽事活動轉化為展示福建文旅魅力的生動窗口;二是定制閩式服務,暢享無憂旅程,為選手量身打造 “閩式服務三部曲”,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全方位保障。
陳訓明介紹時提到,平潭將努力做好“漢語橋”總決賽的在地全面支持者和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平潭實踐的有效展示者。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做好在平潭9天行程吃、住、行、游、安、宣六個細項的各項基礎性準備工作;從歷史、人文、旅游等方面入手,讓各位選手“見人、見事、見歷史、見人文、見友誼、見未來”。
編輯 | 翁翔
主編 | 鄭燕
監制 | 莊序芃
讀完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