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花石榴·小候鳥·夏令營”結營儀式在廣州市花都區鄺維煜紀念中學附屬雅正學校舉辦,通過民族舞、軍體拳、川劇變臉等精彩紛呈的文藝匯演,彰顯120余名青少年團結友愛、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奏響民族團結的最強音!
本次夏令營活動備受省民宗委、市民宗局重視,既是花都區開展“港澳臺+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的一次大膽嘗試,又開創“政企校社聯盟”之先河,得到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民族學院、廣州工商學院等高校的支持,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示范意義。
01
三大篇章譜寫民族團結
生動畫面見證美好團聚
本次夏令營把各民族、港澳臺、海外華僑學生集中在一起,核心目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實踐教育促進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夏令營通過為期10 天的“四同四育”模式(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娛樂;學習四種知識、培育四種精神),打造一場沉浸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增強青少年同心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凝聚強烈的國家意識和建立起深厚的民族情感。
結營儀式分為“石榴花開·民族同心”“雛鷹展翅·成長有光”“感恩之心·家國同行”三大篇章。燈光閃爍的舞臺上,夏令營學員們身穿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裝,演繹充滿民族風情的文藝節目。每一次旋轉,都藏著歡聚的喜悅,每一張笑臉,都綻放民族的同心圓。
節目中穿插著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花都區相關領導分別為優秀營員、優秀大學生志愿者、優秀教官、優秀生活老師、優秀班集體頒獎,祝賀莘莘學子們的成功蛻變,感謝教官及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
大屏幕上,一幀幀夏令營回顧畫面循環播放,記錄了孩子們同吃同住時歡快的笑臉、練習軍體拳時剛勁的招式、認真聽課時專注的目光……這段旅程,將成為孩子們人生行囊中一份沉甸甸的財富,激勵他們勇敢前行。
02
學員收獲真摯友情
教師助力傳承民族文化
為期10天的夏令營,如同一座精心搭建的成長舞臺,呈現了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畫卷。孩子們像一顆顆緊緊相擁的“石榴籽”,在共同學習、生活與挑戰中,不僅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收獲了真摯的友情。
學員肖暮辰告訴記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戶外研學課,當他看到靈巧敏捷、外形酷炫的機器人時,感受到滿滿的科技感。“機器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未來我也想從事科技方面的職業,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肖暮辰愉快地分享了自己的夢想。
“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以后還會相約見面的!”學員韓子杰娓娓道來,在一節軍體拳課上,他不小心把手臂拉傷了,疼痛難忍,與他同住一室的少數民族同學立即扶他去醫務室處理傷口,回到宿舍之后還主動幫他洗衣服,無微不至地照顧他,令他十分感動,讓他收獲了一個珍貴的朋友。
本次夏令營的老師們,以生動有趣的課堂為紐帶,向學員們傳播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帶領他們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者與守護者。
教師何詩盈給學員們上舞蹈課,她清楚地記得,在上傣族舞課時,起初有些男孩子比較抗拒,她便給他們介紹傣族舞的由來、特點、種類等相關知識,并播放網絡上的舞蹈視頻給他們看,他們逐漸發現,原來男孩子跳傣族舞可以這么帥,慢慢地產生了興趣。“在舞臺展演時,孩子們跳得很好,團隊協調非常棒,我想他們不光是學會了傣族舞,這種民族文化也已經深深扎根在他們心里。”何詩盈欣慰地表示。
03
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攜手筑牢共同體
據悉,“花石榴·小候鳥·夏令營”活動是花都區創新舉辦的首屆港澳臺僑與各族青少年交流夏令營活動,旨在促進各族青少年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目前,花都區已形成“政企校社+N”聯動機制,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團體參與,高校賦能,家校聯動,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從理論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
花都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夏令營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知識的學習,又有人工智能等未知世界探索,還有個人才藝展示,更有意志力的磨煉、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短短十天,我們見證了孩子們收獲成長、自立自強。
石榴花開,民族同心。未來,花都區將繼續完善“花石榴·小候鳥·夏令營”活動舉辦的機制,將模式復制到其他學校,深化與高校的合作,引入更多專業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爭取越辦越好,用心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攜手鑄牢共同體。
來源:花都區融媒體中心
圖文:張智虹、黃慧文、蔡劍豪
編輯:夢圓
復核:謝惠瑜 吳敏娜
校對:賈愚 彭天陽
審核:鄧必彥
內容推薦
“花都發布視頻號”內容推薦
“花都兩會”系列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