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西寧7月23日電 (記者楊啟紅)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圍繞生態文明高地、產業“四地”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00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22家,省級科技型企業731家,構建了“初創企業-省級科技型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梯級培育體系。
731家省級科技型企業中,有442家直接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占60%。其余289家作為技術咨詢設計服務、電子信息軟件開發、傳統制造業企業,也參與和服務“高地”“四地”建設。
企業生產的單晶硅棒,主要用于生產太陽能光伏板。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供圖
近年來,青海加強頂層設計,政策效應加速釋放;強化協同合力,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建管用聯動,統籌發揮科創平臺作用;堅持目標導向,構建企業主導的研發機制等,綜合施策,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強化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具體來看,強化協同合力方面,強化協同聯動,突出考核激勵,強化金融支撐,壓實屬地責任,整合多方力量,綜合施策,全力推進科技型企業培育工作取得實效。比如,強化協同聯動方面,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省科技廳牽頭建立科技型企業動態管理庫,累計入庫重點培育企業328家,其中高新技術培育庫企業同比增加32%,初步構建起科技型企業全周期培育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創新實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計劃,2024年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9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
再比如,突出考核激勵方面,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目標完成情況及發展成效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科技創新評價體系,權重達15%。設立省級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市縣(區)開展企業孵化、認定輔導及成長跟蹤服務,2024年中央和省級科技專項中用于支持企業創新的資金占比達29%,累計支持企業牽頭開展科技計劃6900萬元。
建管用聯動,發揮科創平臺作用方面,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分層級、有重點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企業研發平臺層面,累計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3家;建成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53家等。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20.5%,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國家級戰略平臺層面,以高原資源能源等領域為主攻方向,圍繞天文氣象觀測、綠色儲能、現代藏醫藥發展、高原醫學研究、高原種質資源研究保護利用等中心工作,結合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推動綠色算力發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優化調整科技創新平臺布局,舉全省之力打造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此外,建強高校院所核心平臺,建成產業技術轉化平臺,賦能發展。
報告指出,目前,青海還存在創新主體總量較少、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研發投入強度相對不足等短板弱項。對此,報告提出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決策主體地位,強化企業研發投入主體地位,強化企業科研組織主體地位,強化企業成果轉化主體地位等對策建議。
今年,青海省人大常委會立足工作職能,將圍繞生態文明高地、產業“四地”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工作情況列入監督工作計劃,依法推進國家創新戰略與青海重大使命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此項監督工作,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省內部分企業開展調研,聽取省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部分市州人民政府、高校和相關企業工作情況匯報等,全面了解情況,認真開展調研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