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總統小馬科斯于7月20日乘專機抵達華盛頓,作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首位受邀的東南亞領導人,他本想風光一把。
可特朗普卻宣布菲律賓將對美國產品全面零關稅,美方關稅維持在19%。
小馬科斯原本滿心期待赴美,結果卻未能達成預期目標,菲律賓這下可真是嘗到了盲目追隨美國的苦果。

一紙“最后通牒”:菲律賓被逼上賭桌
7月初,特朗普明確指出:若8月1日前不達成新協議,就把菲律賓商品關稅從17%提到20%。
這不是警告,這是明晃晃的施壓。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拉奎爾·索拉諾罕見地承認:這次訪美,最核心的目標就是解決關稅問題。
公開講出“目的”,在外交場合里,其實是件挺掉價的事,但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菲律賓對美出口每年超230億美元,順差有接近50億。
這可不是小數目,任何一個百分點的關稅上調,都是實打實的打擊。
尤其是電子元件、農產品這些支柱領域(電子元件占菲律賓對美出口的 45%,直接關聯 8 萬就業崗位;農產品占 20%,涉及 5 萬農戶收入)一旦被卡了脖子,影響的將是十幾萬就業人口,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了。
所以在出發前,小馬科斯拍板了兩個冒險動作。

挑釁南海、開放基地:賭博籌碼抬得太高
第一個冒險動作是7月15日,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在黃巖島附近高速穿插,直接沖進中國海警船之間。
這種行為,說“挑釁”不為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關閉、航線軌跡不斷變化,幾乎是奔著制造摩擦去的。
第二個冒險動作是三天后,菲律賓政府又宣布:烏盧甘灣海軍基地全面開放,允許美軍部署艦艇、無人裝備。
這倆動作是給美國看的,是“投名狀”。
小馬科斯是想用對抗中國的姿態,換特朗普一點“貿易放水”。
可惜特朗普不吃這一套。
特朗普“變臉”:一句話讓馬科斯陷入被動
7月20日,白宮會談開始沒多久,特朗普就突然轉向話題,對著記者說:“中國最近在芬太尼問題上幫了大忙,我們正在達成一個很棒的貿易協議。”

這一句話,把小馬科斯當場“晾在一邊”。
原本準備好的南海發言稿,根本沒機會用上。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記者注意到,馬科斯聽到“中國”這個詞時,手指輕微抽搐了一下。
更讓菲律賓團隊面臨壓力的是,會談結束幾個小時后,特朗普在社交平臺自顧自宣布:“美菲達成美麗協議,菲律賓將對美國產品全面零關稅,美方關稅維持在19%。”
協議要求菲律賓對美國汽車、農產品等 12 類商品全面開放零關稅,而美國僅承諾維持部分電子元件關稅不變。
特朗普的算盤:貿易優先,安全靠邊
特朗普為什么突然對菲律賓這么冷?
其實特朗普的外交邏輯,一直都是“誰能給我實惠”。
過去一年,美國經濟承壓,制造業回流、貿易逆差壓縮成了頭等大事。

菲律賓的軍事讓利,不能幫助他解決就業、拉動制造業,所以自然不值錢。
而且特朗普正在和中國談新的貿易協議,中美臨時合作,讓菲律賓的“南海姿態”變得多余。
越南、印尼的“實招”換來了實惠
相比之下越南與印尼卻享受了比菲律賓更優惠的待遇。
越南這幾個月,沒怎么在南海上搞事,反而默默推進半導體(越南與美國達成半導體技術合作協議后,電子產品關稅從18%降至12%)、綠色能源、稀土加工等合作,拿技術換市場。
印尼也不閑著,靠鎳礦資源,推了個供應鏈協定,拿下了19%的關稅待遇,獲得關鍵礦產出口關稅減免。
這兩個國家,沒有靠“安全”去博感情,而是用實際項目說話。
而菲律賓靠軍事協防、南海強硬表態,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更高的要價。
諷刺的是,菲律賓是美國在亞洲的條約盟友,越南、印尼不是,卻享受更優待遇。

從美國近年政策來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優先”原則已多次體現,2024年對韓貿易談判中,也曾以關稅為籌碼要求對方開放市場。
外交失敗引爆國內政壇:馬科斯遭遇“內外夾擊”
7月21日,小馬科斯回國。
他的親姐姐、參議員艾美·馬科斯,罕見地站出來開炮,指責政府“替外國代理人服務”,并表示支持國會開聽證會調查外交決策。
此時,杜特爾特陣營迅速出擊。
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飆到62%,直接在輿論場上壓過小馬科斯一頭。
國會中親杜特爾特派系推動成立“國家外交戰略評議會”,要重新定義菲律賓的對外戰略框架。
短短一周,小馬科斯支持率下滑10個百分點,創下2025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他這趟出訪,沒帶來協議,反而帶來了危機。

“騎墻策略”走到盡頭:兩頭討好,最后沒人買賬
菲律賓這些年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越來越不靈。
中國對南海相關挑釁行為依法采取必要措施,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多次遭到反制,根本沒占到便宜。
美國也不再對“盟友”身份買賬,只看得見“利益對價”。
這種左右逢源的策略,在中美競爭還沒白熱化的時候還能玩,現如今已經玩不下去了。
而且小馬科斯把外交當作“舞臺表演”,用姿態代替實質,不僅沒換來貿易放水,反而暴露了菲律賓在戰略上的短視和失衡。
結語:棋子不能幻想自己是棋手
這場風波,將小國在大國夾縫中求存的艱難展露無遺。
菲律賓妄圖走騎墻路線,最終卻落得個兩頭都不落好的尷尬境地。

在大國博弈的棋局里,小國若想站穩腳跟,需有清醒認知與獨立判斷。
正如中國外交部曾經所說,各國應依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抉擇,而非任由某些國家擺布。
參考資料:
春公子2025-07-23挑撥中美關系?特朗普給菲律賓總統一記重拳,菲律賓還不如越南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