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高慧超 廣州報道
今年來,在招賢引才的賽道上,廣東一路“狂飆”。
7月24日,南方財經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截至7月中旬,廣東已吸納超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為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打造強勁“人才引擎”。
今年年初,廣東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粵聚英才、粵見未來”號角,啟動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立下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的“軍令狀”。此后,廣東“大招”頻出,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規引才動作,提前半年就交出完美引才答卷,以超速沖刺的姿態,彰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硬核擔當。
作為引領全球的智造基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近年來,廣東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隨著越來越多高素質人才匯聚南粵大地,廣東的產業創新活力有望進一步被激發,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打造人才“強磁場”
今年來,廣東以超大型招聘會為重要抓手,打出一套精準高效的引才“組合拳”,強勢打造人才“強磁場”。
3月16日,“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在廣州首秀,1000多所高校近12萬學生參加,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學生“組團”應聘,場面火爆;4月,廣東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八城聯動開展春季招聘,1500多家高校超14萬畢業生參與,送崗上門,反響熱烈;5月,省級職能部門牽頭組織新興產業、制造業等專題招聘,精準吸納專業人才。
廣東各地市也紛紛出實招、亮硬招,精準服務高校畢業生。廣州提供免費住宿與交通補貼,貼心助力求職之路;深圳推出7天免費居住服務,為夢想續航;珠海投入7000套房源,全力保障安居;潮州發放超1100萬元補貼,切實減輕人才生活負擔。
廣東不僅在“引才”上下功夫,更在“留才”上做文章,強調對人才落戶之后的“鏈式扶持”——來粵的高校畢業生可享“五有”,即就業有補貼、創業有扶持、創新有資助、求職有住所、落戶有補助;針對高層次人才落戶廣東,可以享“三好”,即博士后福利好、急需緊缺人才待遇好、高層次人才服務好。
更重要的是,廣東始終堅持“產業引才”,以優質崗位匹配人才,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人才與產業的“雙向奔赴”。
廣東聚焦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特別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動員比亞迪、廣汽集團、格力、美的等鏈主企業及華為、騰訊、大疆等科技巨頭發力,共募集超120萬個優質崗位,以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
據悉,3月以來,2.1萬家重點企業在“粵就業”小程序發布62.5萬個崗位,其中面向博士、碩士的崗位8.6萬個,面向本科生25.6萬個,年薪20萬以上超6.5萬個,年薪50萬以上甚至百萬年薪的超5000個。
如今,廣東的“人才磁場”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從留粵就業的省內應屆高校畢業生情況看,僅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相關專業畢業生就超4萬人,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支撐作用明顯提升。
攬才力度再加碼
廣東超力度超常規人才政策實施的背后,反映的是區域發展對人才愈加迫切的需求。
一方面,作為全國GDP第一大省,廣東經濟總量和產業體量十分龐大。廣東目前擁有超14萬億元經濟總量、31個制造業大類、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1900多萬戶經營主體、830多萬家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無比強烈。
另一方面,廣東正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亟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而2025年,全國將有1222萬高校學生畢業,這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力軍。
截至目前,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不僅有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世界級創新型企業,還有全國最多的7.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廣東已形成深圳、廣州、珠海三大低空經濟產業集聚區,工業機器人產量穩居全國第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超3200億元;出臺未來產業發展總體方案,瞄準未來智能、未來生命健康、未來能源等“七大領域”實施“七大工程”,人工智能領域核心產業規模達1800億元,算力規模、企業規模等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廣東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勢頭越發強勁,廣東攬才力度還將持續加碼。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表示,廣東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但在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進程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人才是其中一個。目前AI算法、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頂尖人才多集中于高校,企業高端人才缺口大,“機電控算”復合型人才十分稀缺。
因此,6月印發的《2025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聚焦崗位開發、政策支持、就業能力提升等方面再度提出十大行動、29條具體舉措。其中包括,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制定實施短期住宿、交通補助、落戶補貼等優惠政策,以及鼓勵有條件的地市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生活補貼、安家經費等支持。
8月底前,廣東還將重點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量政策舉措》方案,開展“百日沖刺”行動和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通過高規格、高質量的重點招聘活動,引領推動各級各單位組織各類常態化招聘活動4000多場,不斷釋放廣東求賢若渴的鮮明信號,形成引才“長尾效應”。
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產業迭代升級的浪潮中,廣東正全力加大引才力度,積極吸引更多勇立潮頭的優秀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