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一個聊到中國電影、中國內娛八卦、中國現代流行文化,都繞不過去的名字。
他身上標簽很多:
導演、演員、影壇行走荷爾蒙、真話直男。
幾乎每一次,姜文的電影,都能轟動影壇。
這次新片降臨,姜文也喊的很兇:你行!你上!
結果,卻啞了個火。
個中緣由,或許在15年前就已經埋下伏筆。
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姜文的故事,和姜文的“秘密”。
中國第一賠錢導演?
1992年的某個下午。
微風拂過窗臺,姜文出神的看著王朔小說《動物兇猛》里的一段文字:
“也許那個夏天什么事也沒發生。我看到了一個少女,產生了一些驚心動魄的想象。我在這里死去活來,她在那廂一無所知。”
《陽光燦爛的日子》
這分明講的就是自己的童年和青春!
后來姜文接受采訪講,他當時很激動。
于是,姜文的第一部電影由此誕生,小說《動物兇猛》改編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作為一部晦澀的文藝片,《陽燦》當年攜海外拿獎的勢頭,在國內掀起一波觀影浪潮,最后竟然奪得年度票房冠軍。
《陽光燦爛的日子》
王朔客串《陽光燦爛的日子》
就在眾人以為這是第二個張藝謀誕生的時候。
接下來,姜文卻讓人大跌眼鏡。
2000年,姜文姍姍來遲推出了自己執導的第二部電影《鬼子來了》。
影片好看,有深度。
只可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還沒上映就被禁了。
所以,這是一部沒有內地票房的電影(海外市場票房約十幾萬人民幣)。
據不完全統計,本片初始投資超過2000萬人民幣,最后還超支了30%。
也就是說,最后投資多少,就虧多少。
但也不全怪姜文。
畢竟是沒能上映,不算票房慘敗。
于是2007年,姜文轉頭就帶著第三部電影來了,當時華語片史上成本最高的文藝片《太陽照常升起》(算上宣發,成本接近1億)。
結果,這次虧的媽都不認識。
據燈塔專業票房數據統計,影片迄今累計票房僅為3.5萬元,真是把底褲都賠掉了。
當然,否極泰來,后面姜文很快又會兇猛一把,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不過在此之前,
我們先把時間撥到2025年的夏天。
姜文的第七部導演作品《你行!你上!》在全國公映。
本片是姜文拍攝的第一部傳記片,取材自中國家喻戶曉的鋼琴家郎朗的故事。
但傷感的是,成了姜文近15年票房最差的一部電影。
上映6天后,票房將將突破8000萬。
業內預估本片投資成本約2.8億,按目前走勢,AI預測的最終票房很有可能不到1億。
而片方通常只能分走票房的39%,也就是不到4000萬。
因此從賬面粗略計算,《你行!你上!》大致會讓出品方血虧2.4億元。
更悲劇的是,姜文此前兩部影片《一步之遙》《邪不壓正》,也都屬于票房賬面上虧損的電影。
業內預估它們投資分別超過3億元,如果算上宣發,單部影片成本甚至可能來到5億元(多數時候宣發投入約等于制片成本)。
而《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票房分別定格在5.1和5.8億,按分賬比例,單片虧損至少超過1個億。
加上《你行!你上!》,連續三部電影,姜文理論上已經虧掉5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戰績,在中國知名導演中墊底。
讓子彈,飛一會兒!
姜文有沒有電影賺過大錢呢?
相信你也知道答案。
我們再把時間撥回2010年。
在《太陽照常升起》底褲都虧沒了后。
這年,姜文第四部電影橫空出世——《讓子彈飛》。
不僅口碑爆棚(豆瓣180萬人打出9分),票房更是橫掃千軍,2010年的6.3億元吶!
僅弱于同年《阿凡達》,與馮小剛《唐山大地震》不分伯仲。
《讓子彈飛》是姜文迄今為止,導演過最賺錢的電影,沒有之一。
片中橋段和臺詞,更是引爆輿論,至今廣為流傳。
“皇上都沒了,沒人值得你們跪!”
在《讓子彈飛》票房突破2億關口時。
記者采訪姜文,他卻把身邊一個長相敦厚的男人,一把推到話筒前。
這個男人叫馬珂。
面對媒體,馬珂講了一句名言:“姜文信我(馬珂),我由著他(姜文)”。
于是“信馬由姜”名震業內。
坊間傳聞,馬珂家族是開礦的,很有錢。
馬珂又特別喜歡文藝,于是拿著家里錢來北京投資電視劇,一發不可收拾。
《蝸居》、《中國式關系》、劇版《失戀33天》都是他的手筆。
最重要的,馬珂是姜文的迷弟。
《讓子彈飛》里的8歲小孩,就是馬珂客串出演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太廟附近的姜文工作室。
后來接受采訪,他們說:那次聊的很投機。
馬珂表達了合作意愿。
但當時姜文正忙著《太陽照常升起》,并沒有太當回事,留下電話,就此別過。
后來《太陽》票房慘敗,姜文的新片籌備因此遇到了“錢”的問題,受阻嚴重。
“to be or not to be”,該這么著,還是那么著,莎士比亞的問題也困擾著姜文。
這時他終于想起了小弟馬珂。
于是掏出手機,心里并不那么踏實的發過去一條短信:老弟可好?
署名寫到:太廟老姜。
天不亡有緣人。
正是這條短信,促成了兩人合作,馬珂和姜文共同成立公司。
而有了這位土豪弟弟的加持,姜文再也不愁錢的問題,過上了別墅里面唱K的日子。
兩人合作的第一部電影《讓子彈飛》,就投資過億,還請來了葛優發哥,最后賺的盆滿缽滿。
四年后,
兩人的第二部電影《一步之遙》又在萬眾期待中登場。
這部影片投資更大,演員有葛優,陳凱歌的前妻洪晃,文章,王志文,以及萬年不變的姜文老婆周韻。
姜文和馬珂還攜片跑到法國戛納電影節溜達了一圈。
結果,
誰也沒想到!
這部電影票房嚴重不及預期,甚至還成了兩人的“分手之作”。
至此,
江湖上馬是馬,姜是姜,再也不見“信馬由姜”。
你行?你上!
要想弄清事情緣由。
我們必須先回到2010年,《讓子彈飛》最火的時候。
當時記者詢問馬珂成功的秘訣,他答到:老姜給我一個故事,只要來勁,好玩,剩下的我來幫助他變成電影。
這句話點破了一個事實:兩個人在電影分工上明確,姜文負責花錢,馬珂負責搞錢。
但問題也顯而易見——聽誰的?
馬珂曾分享過《讓子彈飛》拍攝期間一件“趣聞”:
張麻子、黃四郎、湯師爺“鴻門宴”那場戲。
桌上的白酒,是最重要一個道具。
馬珂說,老字號白酒企業爭破頭想植入,最后三家企業,一家安排一位大哥喝,愿意給3000萬贊助費。
然而,天降的大肥肉,姜文卻一口拒絕。
原因,正如他在電影里的臺詞,想站著把錢掙了。
姜文:“仨大哥聊天正起勁,上來一酒瓶,甭管二鍋頭還是茅臺,觀眾注意力散了,出了戲還怎么入?”
雖然馬珂忍痛順了姜文的意,沒賺這筆植入。
但過程并不愉快,事后馬珂大病臥床一個星期。
最后是姜文媳婦周韻說和,姜文主動發去慰問短信,兩人才緩過勁來。
像為了藝術追求,主動拒絕3000萬植入這種事。
如果事后電影成了,那就如馬珂侃侃而談那樣,是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傳奇。
但如果電影砸了,則可能變成一個事故。
《一步之遙》的操作模式,仍然是“信馬由姜”。
只是這回,電影口碑票房遠不及預期。
馬珂妥協的經濟利益,姜文并沒有在藝術上給他找補回來。
雖然此后馬珂沒有對外明確發聲,但外界也大致猜到,他對姜文的“任性”該是忍到頭了。
畢竟,姜大爺從來都不是一位好相處的合作伙伴。
拍《理發師》時,和導演陳逸飛鬧不愉快,最后電影男主角換成了陳坤。
拍的陸川《尋槍》,因為姜文對創作介入太深,業內也流傳著算是姜文執導的半部電影的說法。
和姜文一起演過《天地英雄》的日本演員中井貴一,回國后寫的書里,竟然都有批評姜文的內容。
中井貴一(右)
所以,我們看到《一步之遙》后的姜文電影《邪不壓正》,盡管出品方之一仍是馬珂和姜文的公司。
但制片人不再是馬珂,換成了姜文老婆周韻。
到了姜文最新的電影《你行!你上!》,出品方為2017年注冊的北京不亦樂乎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股東是姜文兩口子。
姜文和馬珂合資的北京不亦樂乎電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則并未參與本片投資。
也許姜文和馬珂只是不再合作,私下仍然保持著友誼。
也許,兩人真的就此別過。
真相,只有當事人知道。
但沒有馬珂的這兩部姜文電影,水準下滑明顯。
平心而論,這部《你行!你上!》絕不是爛片。
電影無論節奏還是視聽語言,都屬于一部真正的電影。
然而,影片遭遇滑鐵盧,其中既有大環境的問題,也有姜文的個人問題。
環境問題:
首先,在當下敏感的網絡輿論場,姜文一貫的直男式表達,并不討喜。
其次,電影市場式微,觀眾去影院的意愿大打折扣,觀影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娛樂弱選項。
當然,姜文的個人問題更嚴重:
《你行!你上!》題材不討好,折損了部分觀眾緣。
而作為主創,選題的鍋姜文必須背。
過去,馬珂順從姜文,但他總歸要跟姜文吵架,某種程度仍然限制著姜文的天馬行空和任性。
如今,《你行!你上!》只是因為姜文想要挑戰自己,就拍了出來。
姜文個人的第二個問題。
是他在藝術和商業上,嚴重失衡了。
往前翻,《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都是純藝術追求,純粹的導演個人表達,完全不在乎商業利益。
盡管大多數賠錢了,但姜文的行業地位立住了。
《太陽照常升起》
遇見馬珂后的《讓子彈飛》,則是姜文拋開個人表達,無限親近商業的一部類型片,純粹的好看。
然后也成了。
《一步之遙》則是姜文仗著《子彈飛》成功后的任性之作,然也擋不住才華橫溢,仍是懂行人心里的上乘之物。
唯獨離開馬珂后的《邪不壓正》和《你行!你上!》,讓人看到了一個有些擰巴,既要又要的姜文。
商業片,不純粹。
藝術味,不夠濃。
盡管姜大爺隨便一出手,已經比平庸之輩高上不少。
但誰叫他是姜文,觀眾期待擺在那里。
當然,或許,姜文也只是當下中國電影窘迫的一個縮影。
2025年夏。
距離姜文被王碩小說震驚的那個下午,已經過去33年。
距離他與馬珂的“信馬由姜”的意氣風發,也過去了15年。
未來的姜文還會給我們驚喜嗎?
我個人表示,期待。
畢竟導演常有,姜文不常有。
現在的問題是,誰會來做第二個馬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