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兩大“話事人”聯手訪華,等來中方的回應沒有歡迎,只有“當頭棒喝”。
近期,歐盟兩大“重磅人物”宣布訪華,中方未作出歡迎表態出乎外界預料。據中國網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于近日訪華,來華期間將得到中國最高層的接見。
外媒分析稱,在全球貿易局勢飄忽不定的關鍵時刻,中歐將借此訪穩定雙方貿易關系,并合理管控分歧。這次訪問恰逢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根據歐洲方面通報,中歐將重點討論雙邊關系,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挑戰。目前,中歐在多個領域存在分歧和爭端,比如電動汽車方面,以及稀土方面。
對于歐盟高層的這次訪問,中方回應稱,歐洲對中企的制裁我們堅決反對,警告歐盟方面立即停止損害中國的利益,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
顯然,在歐盟“兩大巨頭”來華的關鍵時刻,中方并沒有給歐洲“好臉色”,這與我們此前的外交風格截然不同。最近幾年,為了迎合美國,歐洲多次將矛頭對準中國,比如炒作所謂的“中國援俄”,以及“中國威脅”等等。
實際上,西方完全就是在倒打一耙。如果硬要“深究”,那么翻開西方國家的“發家史”就會發現,這完全就是一部侵略史,依靠武力建立不平等的統治。
從這個角度而言,歐洲沒有資格對中國指手畫腳。中國取得如今的輝煌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搶,完全是我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打拼出來的。
另外,在中國不斷崛起的同時,我們也成為了全世界追求公平和正義的“帶頭模范”。這足以說明,中國走的完全不是西方那種“稱王稱霸”的道路,我們所追求的是合作共贏,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
再說回這次歐洲高官訪華,就目前的許多預測來看,外界普遍都對此不抱太大希望,原因很簡單,歐洲目前為止戰略上還不夠獨立自主。
中歐合作前景廣闊,這一點中國知道,歐洲也同樣清楚。然而,從俄烏沖突開始,歐洲就開始跟著美國隨波逐流,結果將事情鬧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好不容易等到特朗普上臺,但歐洲卻“一軟再軟”,每次要“戰略自主”的聲音喊得很響亮,行動上卻沒有什么改變。就拿這次的美歐貿易戰來說,特朗普變本加厲不斷提高“加碼”,歐洲卻每次都選擇妥協。說白了,歐洲從來就沒有真正下定決心,要跟美國打貿易戰。
中方最新的警告,其實就是想要“叫醒”歐洲,如果他們繼續心存幻想,那么等來的不是美國的“良心發現”,而是特朗普的“徹底瘋狂”。
對于中國而言,我們對話的大門一直是敞開的,歐洲想跟我們談,我們自然非常樂見,但對于歐洲,我們還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總而言之,中國早已不是別國想制裁就能制裁的時候了,那種被人欺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