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余冰玥)當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20%,失能老人護理需求激增,社會各界對長期護理保險十分關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辦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介紹,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深入推進,參保覆蓋達1.9億人,累計籌集資金過千億元,支出超過850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綜合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發言。
長護險能切實減輕失能人員家庭負擔。醫保部門聚焦解決最急需人群的最迫切需求,合理確定了保障范圍。為失能人員提供協助進食、沐浴、排泄照護等生活照料和留置導尿、壓瘡預防照護等醫療護理服務,基金按規定分擔70%左右的護理服務費用。“十四五”期間,累計惠及超過200萬失能群眾,減輕群眾護理服務費用負擔超過500億元。
李滔表示,長期護理保險發揮了保險制度資金聚集和戰略購買的作用,為有關機構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穩定了經營主體預期,助力養老服務業和健康產業的發展。國家新增了長期照護師職業,系統組織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拓寬了就業渠道。據不完全統計,在“十四五”期間,49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拉動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產業超過500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超8800家,護理服務人員達30萬人,均較“十四五”初期增長超過50%,成為銀發經濟新的增長點。
“我們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適應我國基本國情、制度逐步覆蓋全民、政策規范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進一步織密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李滔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