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又搞了個大動作,逼著中國在美俄之間選邊站,說如果繼續(xù)買俄羅斯石油,中美關稅戰(zhàn)就接著打。這個事兒看似是能源問題,實則背后藏著大國博弈的深層邏輯,咱們得掰開揉碎了好好分析。
首先得搞清楚,美國為啥突然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施壓中國。最近有消息說,美國財長貝森特在下一輪中美貿易談判里,要把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當成籌碼。這招其實挺陰的,表面上是經(jīng)濟問題,骨子里是想挑撥中俄關系。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中俄關系不是盟友勝似盟友,兩國在能源、科技、軍事等領域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這讓美國坐不住了。
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中俄這種戰(zhàn)略協(xié)作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構成了直接挑戰(zhàn)。所以貝森特這招,說白了就是想拆散中俄,讓中國回到“單打獨斗”的狀態(tài),這樣美國就能更容易的在貿易談判中壓中國讓步。
不過咱們可不是嚇大的。外交部發(fā)言人說的很清楚,中國跟任何國家打交道都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會受外界壓力左右。中國和俄羅斯發(fā)展關系是基于雙方共同利益,美國沒資格指手畫腳。這話說得很硬氣,但背后是有底氣支撐的。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擁有完整的產業(yè)鏈和龐大的市場,完全有能力在國際事務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且中國處理國際關系向來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fā)點,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搞零和博弈。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國,2024年前11個月,俄羅斯向中國供應石油9906.9萬噸,價值574.32億美元,占中國原油進口的20%以上。這種緊密的能源合作對中國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如果中國屈從美國壓力放棄俄油,不僅能源供應會受威脅,還會喪失戰(zhàn)略自主權。但如果堅持合作,美國可能會對中國出口的機電、電子設備等千億美元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這對中國的出口企業(yè)確實是個挑戰(zhàn)。
不過咱們也不是沒有反制手段。在能源領域,中國一直在推進多元化戰(zhàn)略,中亞、中東的能源進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卡塔爾液化天然氣進口占比已經(jīng)升到了18%。金融方面,中國和俄羅斯擴大了本幣結算,人民幣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占比高達35%,跨境支付系統(tǒng)的對接,大大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法律上,中國有《反外國制裁法》,可以對美企實施資產凍結、稀土斷供等措施。要知道,中國掌控著全球90%的稀土精煉產能,這可是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的命脈。
這里有個關鍵點得拎出來說:美國的“次級關稅”威脅看似厲害,實則漏洞百出。所謂次級關稅,就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但問題在于,中國對美出口的很多商品都是美國市場不可或缺的,比如機電產品、電子產品等。如果美國真的對這些商品加征500%的關稅,最終買單的還是美國消費者。就像今年夏天,美國牛肉價格因為關稅政策漲到了歷史新高,碎牛肉平均每公斤13.49美元,普通家庭連漢堡都快吃不起了。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shù),美國還能玩幾次?
而且美國內部對這種政策也有分歧。特朗普雖然態(tài)度強硬,但他的內閣成員對華策略并不統(tǒng)一。比如國務卿魯比奧是鷹派,主張強硬對抗;而特朗普本人有時候又會釋放一些“示好”信號,說中美合作能解決很多問題。咱們可以利用美國內部分歧,在談判中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從國際層面看,美國的做法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歐盟就威脅要對價值8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實施反制,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怨聲載道。如果美國繼續(xù)一意孤行,很可能會失去更多盟友的支持,讓自己在國際上更加孤立。而咱們則可以趁機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比如金磚國家、上合組織成員國,推動多極化世界的發(fā)展。
再往深了想,這次事件其實反映了全球化時代的一個深層次的矛盾:美國試圖用單邊主義的手段維護霸權,而中國等新興國家則主張多邊合作。美國把關稅當成武器,本質上是在破壞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但歷史潮流不可逆,全球化的趨勢不會因為某個國家的任性而改變。中國一直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反觀美國,退群毀約、單邊制裁,這種“美國優(yōu)先”的做法正在讓世界對美國失去信任。
根據(jù)中國青年報的報道,2025年上半年中美貿易額同比下降9.3%,但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的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這說明雙方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依然緊密,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美國如果繼續(xù)在關稅問題上玩火,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還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關注:美國這次施壓中國,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爭取談判籌碼。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雖然達成了框架協(xié)議,但具體落實還需要多輪磋商。美國現(xiàn)在手上沒什么像樣的籌碼,只能拿俄羅斯石油說事。但中國可不是吃素的,在稀土、5G、新能源等領域都有反制的王牌。比如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yōu)勢,就像一把高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美國如果逼得太緊,咱們完全可以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yè)陷入癱瘓。
綜合來看,美國這次施壓,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是黔驢技窮。中國有足夠的實力和智慧應對這種挑戰(zhàn)。在這場大國博弈中,中國不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而是會堅持自己的節(jié)奏,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美國應該明白,合作共贏才是正道,任何形式的霸凌主義最終都會反噬自身。這場博弈的終局,不取決于美國的威脅,而在于新興國家能否扛住霸權勒索,守住多極世界的閘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中國已經(jīng)做好了長期斗爭的準備,而美國,或許該好好想想,自己還能折騰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