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目前玉溪市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如何?
周建忠:近年來,玉溪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定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突出“立、破、改”,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立”就是聚焦建立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在全省率先出臺民營企業合規建設工作指引,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企業安靜期”制度,對近5000戶經營主體實施輕違免罰,設立涉企訴訟服務“綠色通道”。“破”就是聚焦破除市場壁壘,建立市場準入壁壘排查清理長效機制和常態化核查機制,全覆蓋推進公平性競爭審查。“改”就是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10件惠企實事”,組織“局長坐診接訴”活動,推行“交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等模式,在全省率先發布企業開辦地方服務標準,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時,新設企業網辦率提升至98.1%。
記者:小微企業作為民營企業的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較為普遍,玉溪市怎樣破解這個難題?
周建忠:金融支持是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舉措,我們以深化政銀企合作為抓手,以推動機制、產品創新為突破口,努力構建“點、線、面”融合貫通的金融服務保障體系,讓金融“活水”滋養小微企業。
“點”上突出“一企一策”、精準滴灌,深入推進“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融資對接,成功落地16家“普惠金融服務港灣”,培育“首貸戶”近7400戶,提供融資支持40.7億元。“線”上突出創新產品、串點成線,充分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推行民營企業主體發現、信用扶植、授信安排、貸款投放等服務模式,提供“政采貸”“鮮花貸”“藍莓貸”“彩云融信貸”等融資貸款產品,探索推廣股權、知識產權等質押融資。“面”上突出政策協同、擴面提效,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金融機構建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提供“無縫續貸”“無還本續貸”服務,深化運用“融信服”平臺,共入駐企業9.6萬戶、授信375.9億元。
記者: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玉溪如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周建忠:國家創新型城市是玉溪的一塊“金字招牌”,我們聚焦提升創新能力、構建創新生態,突出抓主體、抓人才、抓轉化、抓投入,推動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4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5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90%以上的經營主體,實現量質齊升。
抓主體就是突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41戶、國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584戶。抓人才就是突出打造人才“蓄水池”,調整優化“興玉英才”支持計劃、共設18個人才專項,累計培育國家級科技人才8人、省級創新人才63人、省級創新團隊4個。抓轉化就是突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政府牽線搭橋作用,暢通科技成果供需對接通道,累計實現“兩類”人才成果轉化141項。抓投入就是突出做強創新投入支撐,健全“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模式,完善“科技—產業—金融”體系,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55億元,有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云南網記者 楊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