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玉溪7月24日(李丹)“通過多年努力,瀕臨絕跡的江川大頭魚已實現增殖放流,并取得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24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畜牧水產站站長張四春稱,日前,該魚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將持續推動江川大頭魚產業朝著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江川大頭魚僅分布于滇中玉溪市的星云湖和杞麓湖,生活在中上層水域,以浮游動物為食,既是湖泊生態的“清道夫”,也是維系生物鏈的關鍵環節。
圖為江川大頭魚。張四春 攝
張四春介紹,受生態變遷和外來物種入侵影響,江川大頭魚曾瀕臨絕跡,198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2000年,江川區畜牧水產站設立江川大頭魚原種站,積極探索人工馴養、繁殖等技術,并于2009年以來,實現每年常態化向轄區內的星云湖放流江川大頭魚,達到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效果。
據統計,2009年至今,江川區先后向星云湖放流江川大頭魚魚苗1429萬尾、大規格魚種45噸。此外,大力推廣適宜水庫池(壩)塘的養殖,以此增加當地民眾收入。
目前,江川大頭魚的養殖水域已覆蓋江川96%的適宜水庫池(壩)塘,年產量逾60噸。該魚口感鮮美,當地售價每公斤約100元,運至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每公斤逾300元。
張四春表示,江川區將加強對江川大頭魚地理標志產品的管理,同時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等,讓這條承載著古滇文化記憶的“生態魚”,成為帶動民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江川大頭魚原種站還先后突破星云白魚、云南倒刺鲃、撫仙四須鲃、杞麓鯉、花鱸鯉、撫仙金線鲃6種云南特有魚種的人工馴養繁殖關,并實現前4種魚的放流。此外,花鱸鯉、撫仙金線鲃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預計5年內能實現放流。(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