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中國-國際原子能機構醫學物理師臨床在職研修班”舉辦。會上,成都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416醫院特聘專家、放射腫瘤治療專家夏廷毅向多國學者開講《放射外科治療腫瘤模式的發展進程》。
夏廷毅教授從“放射外科——專為治癌天造地設”“技術體系完整建立”“臨床應用成果豐碩”“臨床推廣應用巨大挑戰”四個方面,全面、系統地揭開放射外科這場抗癌科技革命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放療是人類抗癌的核能武器,基本原理是利用核能的輻射生物效應直接摧毀癌細胞——它不同于手術外科的是:不用開刀、無需麻醉、不會有出血和感染的風險,不會直接毀損器官,還能激活免疫軍團圍剿四處逃竄的癌細胞。”夏廷毅生動闡釋放療原理和放射外科的神奇作用。
放射外科是放療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上世紀50年代,瑞典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拉爾斯.雷克塞爾教授首創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概念,1968年醫科達據此研發出首臺頭部r刀,被稱為神經外科的里程碑。隨后拓展到體部腫瘤治療,并涌現出立體定向放射治療、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體部立體定向消融放療等技術概念。
“放療源于歐洲,興于美國,未來在中國。”夏廷毅指出,“放射外科歷經半個多世紀發展,從原理機制、裝備技術、理論方法、劑量方案和臨床應用的全面精進,已成為核醫療技術治療腫瘤的新質生產力,兼備保療效、保生活質量的雙重優勢。”
2022年,夏廷毅主編的全球首部《腫瘤放射外科治療學》填補國際理論空白,推動全球統一“放射外科”概念,積極開展啟蒙教育和科技喚醒,旨在讓該新質技術更好地普惠病人。
夏廷毅強調,放射外科是突破腫瘤手術瓶頸的創新解決方案。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臨床實踐證明,它可和手術取長補短,已成為與手術外科并駕齊驅的主要選擇。
“我們必須迎接挑戰突破重圍,推動放射外科無創治瘤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可及、普恵,使腫瘤病人真正獲益,開創一個腫瘤無創治療的全新時代。”夏廷毅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