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那晚,東京永田町的空氣凝固了。石破茂凝視著47這個數字——這是自民黨與公明黨拼盡全力換來的席位總數,距離掌控參議院的最低門檻還差3席。
這位9個月前才終結“永遠的總裁候選人”宿命的首相,創下了自民黨建黨70年來最恥辱的紀錄:首次在參眾兩院同時淪為少數派。更諷刺的是,當民眾將大米價格飆升至200元/5公斤的憤怒傾瀉于選票時,極右翼的“參政黨”卻狂攬14席,一夜成為政壇黑馬。
政治替罪羊:石破茂的末路狂奔
石破茂的執政堪稱一部急速墜落的悲劇。去年10月他接手的已是眾議院失守的殘局,如今參議院再敗,徹底將自民黨拖入“跛腳鴨”絕境。當支持率暴跌至20.8%,連自民黨大佬麻生太郎都公開喊出“不會允許他繼續執政”時,石破仍在掙扎:“美國關稅談判在即,日本不能權力真空!”
可惜這套“替罪羊”戲碼已無人買賬。民眾看透了自民黨幾十年如一日的套路:推首相鞠躬下臺→換新面孔重來→問題紋絲不動。從安倍到岸田再到石破,自民黨用黑金政治豢養的派閥怪獸(麻生派、安倍派、岸田派),早將國家拖入死胡同。
鷹派登場:高市早苗的“地獄宣言”
當石破茂在焦頭爛額中試圖重組“三黨聯盟”時,真正的獵食者已亮出獠牙。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這位去年以21票之差惜敗石破的極右翼旗手,正加速推進“倒石”布局。她在選舉期間就公然抨擊石破外交“懦弱無能”,更借參院敗選之機串聯黨內保守派,劍指首相寶座。
高市的政策綱領堪稱對華關系火藥桶:
臺海挑釁:4月率議員竄訪臺灣會見賴清德,鼓吹“日臺國防合作”,踩踏“一中”紅線
修憲擴軍:主張廢棄和平憲法,將防衛費增至GDP的2%甚至更高,揚言在釣魚島實施“危害射擊”
經濟脫鉤:推動《經濟安保法案》,在半導體、稀土等領域構筑對華封鎖鏈
更令人脊背發涼的是她對“一國兩制”的惡毒攻擊:“若臺灣變成香港,將出現地獄景象”。這種將個人極端立場包裝成“國家戰略”的行徑,一旦與首相權力結合,足以將中日關系炸回冰河紀。
右傾狂潮:日本政治的“英國病”
此次選舉中“參政黨”的異軍突起,暴露了日本社會的危險轉向。這個散布疫苗陰謀論、鼓吹“日本人優先”的邊緣小黨,憑借否認歷史、反移民、擁核等極端主張,三年內席位從1席暴增至15席。這不禁令人想起英國脫歐后的政治崩塌:從卡梅倫到約翰遜再到特拉斯,溫和保守主義短短幾年就被民粹吞噬。
日本民眾對傳統政治的絕望,正轉化為對強人政治的畸形渴望。當大米價格翻倍、美國關稅大棒(8月1日截止期)高懸、通脹突破3%時,極端口號比理性政策更具蠱惑力。麻生派等黨內勢力為延續權力,不惜與極右翼合流,讓高市早苗這類曾被視為“政治異類”的人物,距離首相寶座僅一步之遙。
中國抉擇:定力與底牌的博弈
面對日本政壇的地震,中方保持了戰略清醒。外交部多次強調“希望日方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但同時也劃出清晰紅線。當高市早苗們鼓噪“美日臺軍事聯動”時,中國海軍的實彈演習穿越宮古海峽,無聲宣示著維護主權的決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專家項昊宇指出,中日關系的韌性在于深度利益交融。即便政治寒流來襲,2024年仍有583萬中國游客赴日,日本對華貿易占其外貿總額超20%。這種“政冷經熱”的復雜生態,使任何日本領導人都不敢輕易斬斷雙邊紐帶。
東亞的十字路口
石破茂的倒臺已成定局,但自民黨推高市早苗上位的賭博,可能引爆二戰以來最危險的地緣博弈。若這位揚言“修憲擴軍”的極右翼領袖入主永田町,臺海將迎來美日臺聯合軍演的硝煙,東海可能因釣魚島“危害射擊”擦槍走火。
日本政治的集體右轉,恰似一面映照全球保守主義狂潮的鏡子。當英國脫歐派、美國MAGA勢力與日本極右翼形成共振,東亞需警惕“新冷戰”幽靈借尸還魂。中國早已表明立場:“中日和平則地區穩定,中日合作則地區繁榮”。但若東京執意走上對抗之路,等待它的將是更嚴厲的《反分裂國家法》鐵拳,以及區域國家集體疏離的孤島命運。
歷史從不重復,卻常押韻。當高市早苗們狂熱追捧“強人政治”時,或許該重溫1945年廣島原爆 dome 的殘骸——那正是日本上一次極端右傾化付出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