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鮮明指出,
要塑造文旅核心品牌,
擦亮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的
金色名片。
這一戰略部署成為全會熱議的焦點。
打造有影響力、美譽度的文旅品牌,是驅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區域文旅資源稟賦與綜合競爭力的集中彰顯。全會明確提出,做優“世界古城·春節原鄉”品牌、做強“將帥故里·紅色南充”品牌、做實“中國綢都·絲綢源點”品牌、做響“賽事名城·垂釣天堂”品牌,加快建設獨具古城風韻、彰顯將帥風范、蘊含絲路風情、綻放競技風采的國際旅游城市。
作為擁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古城以其天人合一的選址布局、“巴蜀古建筑實物寶庫”的明清院落群和獨特的春節文化底蘊,吸引著八方來客。今年“五一”假期,近50萬游客涌入古城,在千年遺韻中感受文化交融的魅力。全會要求,要加強閬中古城系統性保護,實施閬中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工程,守護好古城文脈、魂脈、根脈。
“全會《決定》賦予閬中重任,‘世界古城·春節原鄉’成為全市主打IP,這是信任,更是使命。”閬中市委書記楊德宇深感責任重大。他表示,閬中一方面將堅持“微改造、精提升”,用好相關試點和項目,優化古城風貌、疏解核心區壓力,同時創建嘉陵江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游客擴散;另一方面,將以春節申遺成功為契機,加強文化研究、加快展示中心建設、辦好節慶活動,推動習俗入選國家級非遺,以強化“春節原鄉”話語權,同時兼顧三國、科舉文化挖掘,爭取承辦全國性論壇,講好南充、閬中故事。
如何在保護中激活古城新動能?閬中市委副書記、市長唐碩表示,要“做大品牌、做強項目、做優業態”——品牌上深化文化活化,整合古城符號、非遺與民俗融入“春節IP”,構建多維矩陣;項目上加速推進巴都濕地公園等建設,豐富“山水、古城、研學、休閑”游內容;業態上發展低空經濟等新業態,優化演藝、舉辦特色活動,營造多元消費場景,打造特色游覽模式。
閬中古城景區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局長張玉杰表示,將嚴格對標《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高質量抓好系統性保護,持續實施街區提升工程,推進保護名錄數字化建設。同時,對標“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求,高標準創建嘉陵江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豐富夜間場景、水上運動、低空觀光等項目,深化蜀道三國文化研究與展陳。
實現愿景離不開基礎支撐。閬中市文化館副館長張夏呼吁,支持閬中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納入全市數字文旅首批試點、單列基層文化人才保障政策,助力文化資源從“紙面名錄”轉向“市場品牌”,從“靜態保護”轉向“活態傳承”。
△滑動查看
南充是一片英雄的熱土,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文物資源豐富。全會要求,要提升革命文化傳承弘揚水平,深化紅色資源調查認定和保護工作,加強將帥故里、革命烈士和歷史名人紀念設施保護利用,辦好朱德同志誕辰1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推進紅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儀隴縣作為朱德元帥的故鄉,承載著核心使命。儀隴縣委書記蘭吉春表示,儀隴將以建設紅色文旅示范縣為牽引,對照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建設標準,統籌實施文化鑄魂賦能、文旅夯基補短、文旅跨界融合、文旅項目攻堅、文旅企業培育、文旅品牌出圈、文旅環境優化“七大行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儀隴特色、彰顯德鄉魅力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為全市加快建設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貢獻儀隴力量。
作為朱德故里保護利用的直接責任主體,朱德故居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亮深感振奮與責任:“首要任務是全力做好朱德同志誕辰1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籌備工作,特別是高效推進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陳列改展。”趙亮介紹,改展將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引入沉浸式、互動式體驗項目,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空間。同時,將加快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提升可進入性與舒適度;持續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組織《人民的光榮》宣講團廣泛宣講,擦亮《朱德的故事我來講》品牌,讓紅色故事深入人心。
紅色資源協同發展也是關鍵一環。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化與國內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合作,大力培育紅色旅游研學品牌,對此,西充縣張瀾故居管理所所長馬玉竹介紹了“常展常新”策略:“上半年,我們引進了《偉大女性——宋慶齡在重慶圖片展》,這也是故居新建臨展廳的首秀。未來,我們將深研張瀾先生事跡精神,策劃系列專題展,加強與省內外名人故居、紅色紀念館合作,通過引進和輸出優秀展覽,讓張瀾故事和張瀾故里‘走出去’,也將多元文化主題展覽‘引進來’。”
△滑動查看
南充絲綢文化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符號,也是中華絲綢文化的瑰寶。市委全會提出擦亮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的金色名片,其中做實“中國綢都·絲綢源點”品牌正是重要內容之一。《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南充早在3000年前的巴子國時,已盛產桑蠶;西漢時期,南充絲綢就已成為朝廷貢品;到唐代,“果州之綾已為重于長安”。幾千年來,南充人民在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孕育了具有南充地方特色的絲綢文化。“絲綢基因早已融入南充的血脈。從手搖繅車到智能化生產線,改變的是生產方式,不變的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全國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偉不禁感慨道。
六合絲廠是南充最具代表性的絲綢企業。依托豐富的絲綢文化資源,高坪區將六合絲廠打造成“博物參觀、工坊展演、研學體驗、集市商貿、文化演藝”五大業態齊聚、“吃住行、游購娛、產學研”九大要素齊全的六合絲綢博覽園。
“高坪區將擔當重任,努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高坪區委書記陳多平表示,高坪區將立足世界絲綢源點,進一步擦亮絲綢文化名片,并全力抓好嘉陵江博物館建設,扎實推進各項建設工作,與高坪區的其他文旅項目建設形成雙向引爆、同頻共振的疊加效應,不斷擴大主城區的文旅影響力。
近段時間,位于嘉陵區的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研學游十分火爆。“跨越千年,絲綢文化魅力無限。”一波波游客在博物館各個展館之間流連忘返。“絲綢文化是南充的一張名片,市委高度重視文旅融合工作,作為一名絲綢企業負責人,深感振奮。”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和才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博物館建設,做好“工業+旅游”,讓更多游客走進博物館,感受南充絲綢文化的無限魅力。
△滑動查看
7月19日至20日,2025年中國皮劃艇巡回賽(四川·南部升鐘湖站)在南部縣升鐘湖水域舉行,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220余名專業運動員、業余愛好者,在各自的比賽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
本次比賽是南部縣今年承辦的一項“國字號”賽事。近年來,南部縣依托升鐘湖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開啟“體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中國升鐘湖國際釣魚大賽已經成功舉辦13屆,此外四川釣王爭霸賽、中國升鐘湖龍舟賽、升鐘湖半程馬拉松等重要賽事活動的加持,為升鐘湖旅游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全會對做響“賽事名城·垂釣天堂”品牌作出了明確的安排部署。南部縣委副書記、縣長龐亮表示,南部縣將圍繞“文旅+賽事”,持續辦好升鐘湖國際釣魚大賽系列活動,積極舉辦皮劃艇賽、龍舟賽、自行車賽等精品賽事活動,通過“賽事引流、文旅變現”模式,培育“觀賽+體驗+消費”的賽事經濟產業鏈,打造“四季有賽事、月月有活動”的體育文旅品牌,推動賽事活動與旅游資源深度融合,提升區域文旅影響力和綜合效益。
7月5日,2025全國競速小輪車錦標賽暨全國青年競速小輪車錦標賽,在南充市營山縣BMX自行車運動中心開幕,正式拉開2025年營山縣自行車系列賽事的序幕。據悉,2025年營山縣自行車系列賽事構建起了覆蓋國、省、市、縣四級的完整賽事體系,參賽群體年齡跨度從5歲萌娃到成年選手,形成全年齡段參與的體育盛宴。
近年來,營山縣大力創建自行車運動品牌和訓練基地,主動承接四川國際公路自行車聯賽,先后成功舉辦19場國家級小輪車系列賽、5次中國環四川(營山)公路自行車聯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打造賽事名城,營山必將有所作為。”營山縣委書記敬健表示,營山將錨定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通過高水平舉辦競速小輪車錦標賽等具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努力將自行車運動打造成為營山的一張靚麗名片。
△滑動查看
從千年古城的文化復興到紅色熱土的精神傳承,從絲綢源點的產業振興到賽事名城的活力迸發,南充將以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為指引,構建“四輪驅動”的文旅發展新格局,在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城市與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的新征程上,南充必將書寫出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彩篇章,讓“詩與遠方”在這片熱土上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來源 | 南充日報、南充融媒、南充文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