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楊浦區第十一屆委員會召開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楊浦區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 勇挑重擔 加快轉型 深化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楊浦要聚焦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更加注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把自身多重戰略優勢更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不斷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建設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全力打造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北部增長極。
強化科創策源功能,打造大學科技園改革“試驗田”
當前,科技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高技術領域成為國際競爭的最前沿和主戰場,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楊浦具有豐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進一步強化創新策源功能是楊浦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戰略性推動力量的關鍵一招。
“過去我們常把高校視為‘服務支撐’,現在必須轉向‘主動引領’。”區委委員李正明認為,在區域創新體系的系統化建設中,高校應作為創新主體主動布局,構建創新成果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生態。他表示,目前計劃推行的“科技企業創新顧問”制度,就是充分發揮了高校在產業技術創新中的支撐作用。下一步,區科經委將重點思考智能科技如何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支撐體系如何培育優質科技企業等課題。
“原來卷招商,現在卷科創。”區委委員張天煒說,《意見》中提到的“高質量”,主要體現在反應之快。區發改委已將“數字經濟”提煉升級為“數智經濟”,擁抱AI是企業未來十年持續增長的重要機遇,楊浦的平臺經濟將貢獻巨大力量。為此,他呼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執行,“將宏觀目標細化為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標,制定分階段項目清單”。
來自長海路街道的王曉樂表示,對于大學科技園,街道一方面要找準發力點,切實開展好營商服務、對接產業鏈條、完善生活配套、深化校地聯動等相關工作,另一方面要配合打造大學科技園改革“試驗田”,支持部分基礎好、意愿強的園區先行先試,優化功能、深化改革,提升全周期深度孵化能級。
全面優化人才發展機制,構筑近悅遠來的創新磁場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的根基。楊浦著眼引育用留并舉,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楊浦“人才秀帶”。《意見》中提出的“全面優化人才發展機制”,引發了與會人員關于如何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環境的討論。
區人才局的張莉表示,作為區域人才政策的推動者,區人才局將持續優化全鏈條人才服務生態,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為楊浦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新高地注入持久動能。
近日,“V聚場”正式啟用,楊浦發布“YOUNG立方”,打造“大學+大廠+大V”創新生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互聯網內容創作者紛至沓來。如何讓人才走得進、留得住?來自五角場街道的邵曉燕認為,社區的品質空間打造或許是關鍵。“要讓人才在這里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休息得好,把握住他們的切實需求。我們街道將重點打造一批‘夢想小院’‘夢想盒子’等,讓社區生活者的夢想與社區建設者的夢想接軌。”
“希望我們能夠產生出更多的楊浦工匠、上海工匠,乃至大國工匠等高素質人才,為產業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區委委員董海明表示,區總工會將持續營造創新氛圍,充分激發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培育創新能力,加強職工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群眾性創新工作;樹好工匠品牌,著力推出與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相適應的知識性、技能性、創新性產業活動。
深耕細作數智經濟,持續壯大創新產業能級
楊浦如何持續壯大創新產業能級?《意見》提出,深耕細作數智經濟,探索發展都市工業,打造一流標桿企業。
“在加快建設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的主戰場上,街道將發揮積極作用。”區委委員秦恒表示,五角場街道將在進一步做好企業招引服務保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屬地資源優勢,以大學路書香文化街區建設作為提升大學路發展能力的關鍵一招,用好“V聚場”的載體平臺優勢,“歡迎大V們來大學路尋找靈感,帶來持續的流量和聲浪,實現1+1>2的效果”。
“復興島正在成為‘頂流島’。”來自定海路街道的李榮說,要緊緊抓住復興島時空智能創新實驗基地建設的發展機遇,加快形成以復興島為核心策源、高校院所多點聯動的創新空間新格局,打造全息感知、動態孿生、交互共生的城市治理新標桿。“從上到下全力以赴,從復興島出發,打造科技創新核爆點。”
“楊浦將優化產業創新承載區空間,搶抓濱江中北段規劃納入市級戰略的重大機遇,”區委委員牟娟說,未來,將為重大功能落地和高能級項目引入創造最優條件,“引爆”新的經濟增長點。
楊浦科創集團的段志剛表示,從“V聚場”到以長陽創谷為核心的類腦智能未來產業集聚區,科創集團正致力于推動園區從傳統的“收租型”向“產業型、專業型”轉變。“近階段,一批引領類腦產業的企業將集中入駐。”
針對傳統產業的煥新,楊浦商貿集團的徐泉給出了他的思考,“穩住基本盤,擁抱新經濟。要像百聯ZX造趣場一樣積極引進新業態,為傳統商業注入活力。”
文字 |宋玥 沈瑩 湯順佳 成佳佳 竇雨琪
編輯 |張辰霏 奚宇軒
圖片為資料圖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