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蘇頻道
鞠峰
南京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周治做主旨發言。人民網 李昱辰攝
近日,人民網江蘇頻道打造的圓桌會議“人民薈客廳”第二期在南京舉辦,本期主題為“聚力‘一中心’,江蘇如何打頭陣”。南京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周治在主旨發言中分享了該校以“五鏈融合”(創新鏈聚能、產業鏈賦能、人才鏈蓄能、制度鏈效能、生態鏈煥能)為理論框架,以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為核心樞紐,深度融入區域產業創新生態的實踐路徑。
如何破解高??蒲谐晒笆唛w”與地方產業升級“求技若渴”的困境?“我們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權,并將轉化收益的90%獎勵給團隊?!敝苤谓榻B,作為江蘇省“科技改革30條”唯一的綜合試點高校,南工大在體制機制上大膽突破,率先推行科技成果“先確權、后轉化”模式,大大釋放了創新動能。在人才評價上,省內首創設置“社會服務型”職稱類型,推行“社會貢獻+學術創新+協同創新”的綜合評價體系,突出“以貢獻論英雄”,激勵科研人員服務地方。
無機膜產業是南工大校地融合的成功實踐。2024年,該校完成材料化學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新一輪重組,同時推進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建設,致力于核心膜材料的國產化與商業化,已陸續成功孵化30余家膜科技企業,將我國無機膜產業從“國內空白”提升到國際前三,使膜產業成長為地方特色產業。
以國家大學科技園為平臺,南工大深度服務地方產業?!皩W校全力構筑高能級科研平臺矩陣,為地方產業提供強大的源頭創新支撐。”周治說,其科技園聚焦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前沿領域,培育出以久吾高科、中圣科技、工大數控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集群。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均源于南工大優勢學科,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大獎。
“校地融合的本質在于讓知識的價值在場景中兌現,讓場景的需求在知識中升華。”周治表示,南工大將繼續深化“頂天立地”理念,做強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轉化器”“連接器”“加速器”的功能,重點完善“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孵化加速—產業落地”全鏈條服務體系,拓展校地融合網絡至長三角及更廣區域,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為江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