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付??文
圖為福建福州福清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走訪企業,了解當地政商互動情況。 陳 健攝 數據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委
福建省委黨校與福建省紀委監委駐省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合作,針對規范政商交往行為開展專題教學。 楊 寧攝
引 子
民營企業邀請公職人員出席與外商的簽約儀式,能不能去?民營企業參評省級政府頒發的獎項,市級公職人員能否幫助優化申報材料?
官與商、政與企,哪些交往可為、哪些不可為?過去,有的“親而不清”亂作為,有的“清而不親”不作為。
自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全黨上下大力糾“四風”、轉作風,黨風政風煥然一新,黨群干群關系愈發密切。親清政商關系,是清朗政治生態的題中應有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在民營經濟大省福建,2023年12月,省紀委監委印發《關于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推動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意見》,并發布20個指導案例,要求公職人員坦蕩真誠與民營企業家交往,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經過一年多實踐,福建省紀委監委調研數據顯示,對《意見》及指導案例,黨政干部、企業家知曉率分別為97.37%、91.95%,其中認為“實踐效果較好”的分別占96.72%、92.62%。
制度怎樣厘清政商交往邊界?如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期間,記者在福建實地探訪。
一些干部把握不準政商交往的尺度和邊界
打消顧慮 嚴明規矩
“王局長,誠邀您出席我們與德國客戶的合作簽約儀式。”今年5月,接到轄區一家民營企業的邀請函,福建泉州南安市商務局局長王源森思考后決定前往,“但要在以前,我可能會猶豫。”
為啥猶豫?
“南安的不少民營企業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不去,客戶可能會認為企業在當地不受重視。”王源森話鋒一轉,“去,擔心被誤解給企業‘站臺’,有利益往來。”
政商交往過程中,有的干部擔心把握不好“度”,一不小心越了界,受到紀法的懲罰,政商不親問題成為一段時間以來的治理難題。
和王源森受到企業邀約不同,前不久,泉州晉江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林萍拉主動到一家制鞋機械設備企業,宣講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政策,企業負責人卻愛答不理。
明明是好事,咋還不樂意?“我們以前和科技部門打交道不多。他們上門這么積極,我心里不踏實,以為有其他目的。”企業有關負責人坦言。
“整體上看,全省政商關系呈健康良性發展態勢。但少數干部與民營企業家交往動機不純,存在吃拿卡要現象;另有一些干部以界限不好把握、怕被問責為由,‘躺平’不作為。”福建省委巡視一組組長鄭翔表示,“為政不勤、為政不公、為政不廉等問題破壞公平正義,阻礙民營經濟發展。”
2023年,福建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近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6%的稅收、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94%的企業數量。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直接關系廣大民營企業的預期和信心。
同年8月,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出臺《關于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制度化規范政商交往”。12月,福建省紀委監委從自身職責職能定位出發,印發《關于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推動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布20個具體指導案例。
“《意見》一方面嚴明紀律規矩,要求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防止頻繁到企業調研而不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針對一些干部因邊界把握不準而不敢‘親’的思想顧慮,明晰交往邊界和底線,消除干部‘想干事怕犯錯’‘想服務怕被誤解’的困擾。”鄭翔時任福建省紀委常委,負責牽頭《意見》制定工作。
《意見》及指導案例,讓王源森和林萍拉添了底氣、多了干勁。
綜合考慮產業發展、工作紀律等因素,按規定報告后,王源森出席簽約儀式,還向外商介紹當地助推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省里出臺相關制度后,只要出于公心,注意方式方法,就沒什么好擔心的。”王源森說。
林萍拉向企業耐心解釋,如果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成功,最高可獲泉州、晉江兩級補助40萬元,不成功也不會造成負擔。目前,這家企業已啟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
“企業的誤解正是由于曾經‘不親’導致的。消除隔閡,必須主動作為、積極服務。”林萍拉說。從2024年6月上任至今,她和同事累計走訪500多家企業,既宣講政策,也傾聽急難愁盼;還策劃“科技趕集日”,幫助企業與科研機構對接,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570多個,合作金額超過1.6億元。
深入調研,凝聚共識,通過建章立制靶向施策
交往情形 紀法評析
“《意見》及指導案例內容豐富,從啟動調研到正式發文,歷時4個月。”福建省紀委監委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詹振卿說。
為何這么久?
詹振卿說,我們組織專班,深入省、市、縣(區)調研,同步委托省紀委監委各派駐(出)機構以及各設區市紀委監委開展調研。福建省工商業聯合會也采取網絡問卷等多種形式,征集意見。
綜合線上、線下渠道意見,專班共收集干部和民營企業家在交往中感到困惑的具體情形2464個。“經歸類整合,最終篩選出政務服務、商務活動、招標采購、用餐用車、聯誼交往5類20個高頻場景。”詹振卿說,對這些場景,專班查閱、對照中央和省里的100多份政策文件,逐條分析研判,靶向研究施策。
制度以何種方式呈現?
經過慎重思考,福建省紀委監委決定以《意見》及指導案例的形式解疑釋惑。“《意見》旨在解決原則性問題,明確‘應當提倡什么’,鼓勵主動作為、靠前服務;重申‘應當禁止什么’,劃出紀法底線,防止紀律‘松綁’。”詹振卿解釋道。
然而,政商交往情形復雜,不是“非黑即白”,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需要具體分析。指導案例圍繞高頻場景,以“交往情形+紀法評析”進行闡釋。
“交往情形中,將普遍關注的困惑融入案例情節;紀法評析中,首先給出對與錯、妥與不妥的明確意見,再延伸闡明妥處方式和注意事項,以此厘清模糊地帶,明晰交往尺度。”福建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林偉介紹。
指導案例中,“赴異地助力企業‘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頗具典型意義。
交往情形描述:2023年5月,某縣竹制品生產企業邀請副縣長陳某一起參加在鄰省舉辦的產業發展推介會。縣政府考慮該企業一直守法經營,近期謀劃引進人才、升級產品,同意安排陳某參加。活動期間,陳某除參加既定行程外,還接受該企業臨時邀請,到當地一家同行企業考察交流。結束后,陳某將有關情況向單位報告。
參加原定行程之外的活動,是否違規?
紀法評析明確:陳某臨時受邀考察交流,與參會目標相符且事后報告,符合履職規范和程序要求。同時,要謹記紀律要求,不得接受企業旅游安排。
“類似情形,我們經常遇到,以前怎么處理確實比較糾結。不接受,有些不近人情;接受,又擔心違規。”王源森說,紀法評析彰顯實事求是的理念,考慮到實際情況的復雜性,能讓人放開手腳、大膽干事。
指導案例無法窮盡現實問題,遇到邊界模糊的情況怎么辦?
“主要從4個方面考量,一看有沒有與現行的黨紀法規沖突,二看主觀動機出于公心還是私欲,三看問題性質、效果、影響,四看該履行的報批報備等程序是否履行。”時任福建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黃景輝說。
《意見》及指導案例征求意見稿形成后,福建省紀委監委共召開18場座談會,訪談黨政干部、民營企業家等,并書面征求省委和省政府領導及相關省直單位意見,最大限度凝聚共識。
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為民營經濟發展清障護航
親而有度 清而有為
看到轄區企業福建阿石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福建省政府質量獎,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發展處一級主任科員周俊杰打心里替企業高興。可此前,他曾左右為難。
為難在哪兒?
“企業技術實力雄厚,申請獎項,實至名歸。但此前他們曾申報福州市政府質量獎,由于申報材料欠缺未能成功。”周俊杰回憶,“當時,我是評審部門‘裁判員’,不能協助企業修改材料。現在企業申報省級獎項,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參與其中,也不確定能否向企業推薦技術人才,按市場價收費,輔助申報。這都可能被誤解為有利益往來。”
《意見》及指導案例印發后,福建省紀委監委舉辦兩期培訓班,對各市、縣(區)紀委監委部分干部開展培訓,要求他們積極當好輔導員,幫助指導本單位其他干部正確掌握、有效運用。各地通過分類組織培訓、專題研討、宣傳宣講等方式廣泛傳播,讓各級干部對如何與企業交往、為企業服務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防止紀律“松綁”,在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中牢記工作規矩、紀律要求,做到“清而有為”。
周俊杰說,他的疑問,在指導案例中得到解答。指導案例明確,在企業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技術困難時,黨政干部出于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的目的,可以向民營企業推薦技術人才。另外,“市獎”不是參評“省獎”的先決條件,幫企業申報省級獎項是他的分內職責。
后來,周俊杰10多次上門,手把手輔導阿石創公司申報,還提供專家團隊庫名單。在大家幫助下,企業對申報材料修改130多處,補充質量改進案例23個。“我們最終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獎。”這可把阿石創公司副總裁陳本宋高興壞了。
又親又清,周俊杰始終婉拒企業禮品,“交往的背后是管理和服務,堅決不能以權謀私,必須講規矩。”
——交往講規矩,也講溫情,真正同民營企業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親而有度”。
落地泉州永春縣以來,福建華膜環保有限公司營收增長迅速,今年有望突破2億元。“企業發展,離不開園區的高效服務。”公司總經理鄭隆生說。
“園區推行政務服務‘趕集日’制度,職能部門每月20日進園區現場辦公,企業實現‘辦事不出園’。”永春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文財介紹,園區干部還撰寫“企情日記”,詳細記錄企業急難愁盼并跟進解決。
為表達感謝,鄭隆生多次邀請劉文財餐敘,都被回絕了,這讓鄭隆生略感不快。“當時覺得跟企業家接觸不好把握。現在《意見》出臺,為‘敢親真清’的干部撐腰鼓勁。”后來,劉文財請鄭隆生到辦公室茶敘。解開“心結”,鄭隆生公司在永春縣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澄清正名,讓敢闖敢干、銳意進取的干部辛苦不心酸,做到“嚴管厚愛”。
“在外考察,接受企業宴請……”福建龍巖新羅區,紀檢監察機關先后6次收到匿名舉報,反映某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強(化名)在政商交往中存在違紀行為。
“我們走訪核查,發現林強到企業都是為協調解決企業發展問題,屬于正常公務交往,相關舉報缺乏事實根據。但有關流言蜚語廣為傳播,給他帶來了心理負擔。”新羅區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鄭銘說。對此,新羅區紀委監委綜合評估問題性質、影響范圍、本人意愿,組織召開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會,為林強澄清正名。
“感謝組織正名,讓我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林強說。2025年上半年,該街道新簽約項目和開工項目數量均超額完成。
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推動制度進一步修訂完善
親而又清 雙向奔赴
今年上半年,晉江陳埭鎮鞋服外貿訂單急劇下滑。晉江市副市長、陳埭鎮黨委書記陳英煌帶領轄區中小企業走訪安踏等頭部企業,多次召開產能供需對接會,幫助中小企業加入頭部企業供應鏈。
“雖然是公對公辦事,也是建立在平時交往的基礎上。”陳英煌說,《意見》及指導案例鼓勵干部“敢親善親”,周末或者閑暇,他常邀請民營企業家到辦公室喝茶,聊聊企業運營情況,聽取對黨委和政府的工作建議。
“晉江97%以上的企業是民營企業,政商交往互動較多。然而,受個別消極輿論影響,交往多了,也容易被污名化。有時接受企業邀請參會,去了哪家,沒去哪家,也可能會被議論。”陳英煌建議進一步加大正面引導力度,為政商正常交往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干部不和民營企業家打交道,就難以做好經濟工作。”福建盼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蔡金釵建議,面向公職人員,進一步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通過政企雙方努力,讓關系“親而又清”。
在福建春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天龍看來,公職人員只有多跟企業交往,才能看到真實問題。他建議,“清”不能只強調對“政”,對“商”也要一視同仁。民營企業要摒棄“找靠山”“拉關系”思想,堅持遵紀守法經營。
“紀檢監察干部也要不斷提升監督執紀水平。20個指導案例無法覆蓋所有情形,需要綜合考量行為的主觀動機、問題性質、程序方法、效果影響等,精準認定行為性質。”詹振卿說,“我們還將推動職能部門進一步梳理檢視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堵點,不斷健全制度機制,與時俱進修訂完善相關規范。”
比如,在新產業新業態領域,有些電商企業進行財務核算時,沒有把本應減掉的退單、補貼等項目從營業收入中扣除,稅務部門按照高于實際的營收征稅,企業實際上多繳了稅。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主動與稅務部門溝通減免,擔心會被認為與企業有利益往來,迫切需要出臺明確措施。”一名商務部門的干部表示。對此,福建省紀委監委將推動職能部門進一步梳理檢視,修訂完善不適應工作實際情形的相關規范。
采訪中,不少受訪干部還建議,應進一步加大《意見》及指導案例的宣傳力度,讓公職人員真懂真用,讓企業家理解認同,實現親清政商交往的雙向奔赴。
“我們將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既防范政商勾結、親清不分,又防止片面避嫌、清而不為,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福建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緊緊盯住為經濟健康發展清障護航這一切入點,以務實舉措凝聚合力、消除阻力、激發活力、提升效力,讓親清政商關系進一步落到實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5日 1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