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洋桂齊蛛
群陣呵叻蛛
本福腫角天牛
最近,三個新物種相繼被發現
并分別以三個福州人的名字命名
他們是——
“10后”倪皓洋
“70后”吳群陣
“90后”繆本福的名字命名
晚報記者走近這三位昆蟲愛好者
聆聽他們的特別“蟲”緣
皓洋桂齊蛛:
少年夢想照進科學現實
7月,《蛛形學報》揭曉了一個
發現于福州閩侯的蜘蛛新物種——
皓洋桂齊蛛
這名字的主人源自它的發現者
福州第十一中學高一新生
15歲的倪皓洋
▲倪皓洋
倪皓洋知是一個知名的昆蟲科普博主。
2022年,他曾因科普視頻被央視《新聞直播間》關注。當時他說,渴望能發現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物種。
2023年,倪皓洋和蜘蛛分類領域的研究者子沖結伴,前往閩侯山洋村尋找蜣螂。
憑借敏銳觀察力注意到一只形態特殊的蜘蛛,并將其帶回研究。
▲倪皓洋(左)在戶外探索
經過初步觀察,經驗豐富的子沖判斷這只蜘蛛可能是未被記錄的新物種。隨后,經過深入的研究、反復的鑒定、嚴謹的論文撰寫與漫長的等待,最終,證實這是桂齊蛛屬的新成員。
為了紀念倪皓洋的發現,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皓洋桂齊蛛”。
▲皓洋桂齊蛛
“像做夢一樣!”倪皓洋坦言,這次意外發現比原定的蜣螂研究更令人驚喜。
他特別感謝子沖哥哥和家人的支持,讓一次普通野外考察成就了科學夢想。
群陣呵叻蛛:
藏著老頑童對自然的熱愛
今年5月
《蛛形學報》發布了
“中國福建呵叻蛛屬1種記述”論文
一種以“群陣呵叻蛛”命名、呵叻蛛屬的
一個全新物種被報道
這個名字
致敬的是福州資深昆蟲愛好者吳群陣
▲吳群陣
吳群陣今年54歲
是一位出生于三明人的新福州人
他一次次帶領探索團隊深入叢林
發現生命的奇跡
被圈內人親切稱為“林間老頑童”
▲群陣呵叻蛛
2023年4月,在永泰山林考察時,蜘蛛研究者子沖發現了一只小巧卻斑紋獨特的蜘蛛。他想起領隊吳群陣常說的“異常形態可能蘊含新發現”,于是帶回樣本進行研究。
在吳群陣的帶領下,團隊查閱大量文獻,并邀請專家進行形態比對和分子分析,最終確認這是呵叻蛛屬的新物種。
為了銘記吳群陣老師多年如一日的引領,也為了紀念這次團隊協作的結晶,大家一致決定將新物種命名為“群陣呵叻蛛”。
新物種的名字,既是對前輩的致敬,也激勵更多愛好者探索自然的奧秘。
本福腫角天牛:
以姓名為禮 鐫刻深厚情誼
本福腫角天牛這個新物種的發現
與福州土地無關
但“本福”二字
卻來自福州兩棲爬行動物專家
昆蟲愛好者繆本福的名字
▲繆本福
本福腫角天牛這個名字的背后
承載著一段成都與福州
跨地域的情誼
2024年,來自成都的“昆蟲新種獵人”何力在野外考察時,發現了一種從未被記錄過的腫角天牛。經過細致的形態比對與分子分析,最終確定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當思考如何為這個新物種命名時,何力的腦海中浮現出多年來并肩探索自然的福州小伙繆本福。他聯系上繆本福,表達了想用對方名字為新種命名的想法。
這份飽含情誼的提議
最終讓“本福腫角天牛”
成為科學史上的正式記錄——
相關論文近日發表
在國際動物學領域學術期刊《ZooKeys》
這成了兩人情誼最特別的見證
2014年,繆本福在四川攀枝花工作。在微博上與何力相識,兩人常結伴野外考察。
原本研究兩棲動物的繆本福,在何力的引導下逐漸迷上了昆蟲世界,開始學習標本制作和物種鑒定技巧,推開了昆蟲研究的大門。
他們曾共同發現“何氏黑蟬”新種,這是首個以何力命名的新物種。雖然后來繆本福去了福州,何力回到成都,但他們從未隔斷聯。繆本福時常為何力提供研究所需的標本,這份默契的支持一直延續至今。
繆本福感慨道
“他是我的入門導師,更是多年摯友
這個以我名字命名的新物種
是這份情誼最珍貴的注釋”
“三段故事
映照的是三代人對自然的熱愛傳承”
福建資深昆蟲愛好者劉鵬宇同時認識倪皓洋、繆本福、吳群陣。他說,對自然的癡迷從無年齡的界限,對熱愛的堅守也不分長幼的差別。
劉鵬宇介紹
據不完全統計
近5年由福州愛好者
參與發現或命名的新物種
已達20個以上
“未知物種的發現
藏在每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中”
劉鵬宇期待更多人
加入這場永續的探索與傳承中
記者 陳丹/文 通訊員 盧郭俊淇
受訪者供圖
新媒體編輯 陳翔茹
監制 蘭超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