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35年7月25日,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在國立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前身)圖書館召開,標志著中國數學會正式成立。它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全國性數學學術機構。
如今,中國數學會已經走過了90個年頭,從最初的幾十位會員發展到如今擁有23000名會員的龐大學術共同體,成為中國數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之一。在這90年間,中國數學會在培養數學人才、促進國際交流發展數學教育,推廣數學文化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紀初,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批年輕的數學家開始著手創建中國的數學教育體系。1912年,中國第一個大學數學系——北京大學數學系(當時叫“數學門”,1918年改“門”稱“系”)成立。這是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開端。
此后,全國各地紛紛辦起數學系,例如,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等。到1934年,全國已有21所大學設有數學系。
與此同時,熊慶來、楊武之、陳建功、蘇步青等一大批數學學者放棄國外優越環境毅然歸國,為中國數學教育貢獻了畢生精力。隨著各大院校陸續培養出一批青年數學工作者,加上不斷從國外歸來的學者,一支現代數學的研究隊伍已經初具規模。
在這樣的背景下,1935年7月25日,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于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舉行,出席者33人。會議討論了制定會章,選舉出了董事、理事和評議人員,決定出版《數學雜志》和《中國數學會學報》兩種刊物,并決定邀請外國學者來華講學,加入國際數學會及所屬的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設立研究獎金以鼓勵青年數學家。
1936年由中國數學會創辦的《中國數學會學報》創刊號
來源 |《中國數學會60年》
中國數學會自1935年成立以來,在諸多方面成績斐然,有力推動了中國數學事業的進步。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學會定期舉辦學術年會為數學學者提供廣闊的交流空間,促進學術思想碰撞融合 。
助力人才培養選拔:舉辦中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賽事。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自2009年創辦,每年一屆,2024年的比賽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在內的1223所高校逾32萬名學生參賽,挖掘和培養大量數學人才。同時設立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鐘家慶數學獎,激勵數學人才不斷進取 。
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數學聯盟(IMU)等國際學術組織事務,推動中國數學走向世界舞臺中央。2002年,中國成功承辦國際數學家大會(ICM),這是中國數學界的一次歷史性突破,標志著中國數學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臺階。
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來源|中國數學會
今天,站在中國數學會90周年的新起點,重溫幾位科學家1995年5月18日至21日在中國數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60周年年會上的講話,感受他們對中國數學發展的殷切期望與深刻洞見。
中國數學會成立以來的60年,尤其是1978年恢復活動以來的17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別是在促進學科發展、培養人才方面成績最為突出,說到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前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錢學森教授與中國數學會的一段友誼。1989年初,錢學森主席就我國理工科大學的數學教育改革問題致函當時的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王元院士,表達了他的觀點和建議。王元理事長認為錢學森主席的觀點和建議很重要,隨后便以中國數學會的名義召開了數學教學與科研座談會,邀請錢老參加并發表講話。那次座談會和隨后的一系列座談會、講習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對我國的數學教育改革起了推動作用,這正是我們中國科協所起的橋梁紐帶作用的體現之一,也是中國科協履行作為黨和政府發展科技事業助手的職責的一種具體表現。
——朱光亞,時任全國政協
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中國的數學界從來有很好的傳統——學術民主,治學嚴謹,提倡研究與教育緊密的結合,提攜青年,鼓勵創新。數學會成立以來六十年,中國的數學得到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數學大家和許多優秀的人才,這種傳統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繼承并發揚光大。
當前,楊樂會長講到市場經濟給數學的發展既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我們在數學教育方面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我想這是很實在的,我覺得從整體來看,應該是前景美好的。首先是在科學本身,數學發展到現今,必然它自身有更進一步發展的寬廣的前景與動力,同時我們生命科學、認知科學、天文學、信息科學以及經濟學方面的許多進展,也對數學提出了新的命題與挑戰,為開拓一些新的、可以思考的領域,提供了一些機遇。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引導我們國家走向繁榮與富強,引導我們國家要在本世紀末實現小康水平以后,繼續向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前進。隨著我們國力的增強,無論是對數學的需求也好,支持也好,一定會越來越多地得到社會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
——路甬祥,時任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
站在新起點,面對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新呼喚,中國數學會仍將繼續在公式與定理的星空中,書寫下屬于中國數學的新答案 —— 讓數學不僅是書架上的典籍,更是強國路上的基石,是文明對話的通用語言。
審核專家:中國數學會黃雷
參考文獻:
1.中國數學會60年[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03.
2.中國數學會史[M].西南大學出版社,2021-12.
3.中國數學會[J].科學新聞,2015,(12).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
約稿咨詢:
010-8741354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