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在執行“克萊蒙梭-25號”任務時,一進入呂宋海峽就被中國海軍盯上了,之后在南海,法國海軍的人發現,這兒有三四十艘中國海軍的戰艦在活動。
法國海軍的一位上將,也就是他們的海軍參謀長尼古拉斯·沃朱爾上將,說面對中國海軍這么多力量,他們已經做好了應對任何情況的準備。而且法國這次也明說了,戴高樂號航母遇上了中國的山東號航母戰斗群,但兩邊沒發生海上對抗,沒出現像中美海軍艦載機那樣的對峙,也沒上演大家預想的殲-15T和法國陣風艦載機干起來的戲碼。這法國上將居然還篤定,中方“不敢”和法國海軍直接動手,這話說得可真夠自信的。
按法國軍官們的意思,他們覺得中法航母戰斗群沒發生對抗,是因為戴高樂號航母戰斗群實力強,是這種強大的威懾力避免了沖突。他們還說,在南海,中國山東號航母戰斗群周圍有40艘中國軍艦,可中方既沒發無線電警告,也沒喊話驅離,就是平靜對峙,沒激烈沖突。法國軍方覺得,這跟美國受到的對待比起來,是特殊的“優待”。
其實戴高樂號航母這一路挺不順利的,被蘇-35飛越,還受到也門胡塞武裝的威脅,到了這兒又被中方40艘戰艦圍著,純屬沒事找事。法國軍官們還說中國對法國比對美國尊重多了,可就在被中國幾十艘艦艇圍著的情況下,那位法國上將還說戴高樂號做好了戰斗準備,這底氣不知道從哪兒來的。之前法國媒體還吹這趟亞太之行是“42000噸外交”,想彰顯自己還有全球海軍的實力,可實際上,歐洲海軍的實力早就落后于中美了,他們自己好像還沒認清這點,尤其是法國,在全球海域的存在感已經挺低了,還非要來刷一波。
更有意思的是,英國《海軍新聞》爆料,今年2月的時候,戴高樂號航母在南海想追中國海軍的潛艇,結果反過來被中國40艘軍艦圍了。據說當時法國航母上的人還問人工智能,闖南海會不會遇上中國潛艇,得到的答案是南海有幾百個可能的潛艇伏擊點,他們分析了中國水面艦隊的位置后,就追著假想的中國潛艇跑,結果剛進呂宋海峽就被中國護衛艦盯上,到了南海,迎面就是包括山東號航母戰斗群在內的四十多艘中國戰艦,估計當時法國那位上將都懵了,可還嘴硬說做好了戰斗準備。
戴高樂號航母從土倫港口出發的時候,陣容是湊出來的,有1艘地平線級驅逐艦、2艘阿基坦級護衛艦、1艘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還有補給艦,后來不夠又從西班牙、挪威、英國海軍那借了船,才組成了這個戰斗群,跑了好幾萬海里到南海,結果迎來的是中國幾十艘艦艇。這戴高樂號排水量還不到五萬噸,動力也不行,最大航速才25節,最多帶30架“陣風”M艦載戰斗機和10架輔助機型,技術也是幾十年前的,真沒必要開出來丟人,萬一開不回去就更難看了。
法國這邊說,山東號航母戰斗群第一次和他們的戴高樂號遇上了。可戴高樂號滿打滿算也就10艘艦艇,還是湊了北約各國的力量,而他們面對的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光4艘055萬噸大驅就有448個導彈垂發陣位,動力更是遠超戴高樂號。就這實力,估計山東艦都不用出手,055做好準備就夠他們受的,所以戴高樂號最后也老實了,放棄了穿航臺灣海峽。
法國上將覺得中方不敢動手,純屬想多了。中方不主動挑事,但也絕不怕事,之所以沒發生沖突,不是因為怕他們,而是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保持克制,可這絕不代表我們會任由別人在自家門口撒野。真要是越界了,055的448個垂發可不是擺設,到時候有他們后悔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