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法海軍“戴高樂”號航母今日駛入南海,官方通報稱“遭解放軍40艘艦艇近距離監控”。
衛星圖放大后,戴高樂號甲板上的陣風M被拉成長條陰影,甲板盡頭那面三色旗在30節側風里獵獵作響。24日中午12時14分,法方戰斗群從民都洛水道切入,航跡畫出的弧線距離九段線最近處僅68海里,比2016年美軍“自由航行”的78海里又縮了一截。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資料圖)
法國海軍參謀部事后解釋“氣象原因”,可南海當天浪高不足1米,這個理由連法國電視二臺主播都翻白眼。
海面上,055大驅拉薩艦與法軍“福爾班”號護衛艦并排跑了40分鐘,AIS信號顯示兩艦最近距離1.8海里。法國水兵拍下的視頻里,拉薩艦主炮轉向45度,炮口對準戴高樂號水線,法軍軍官在艦橋大喊“保持航向”,聲音被引擎蓋得只剩氣音。
同一時刻,山東艦位于戴高樂號東北55海里,甲板滑行跑道亮著黃色引導燈,四架殲-15依次起飛的畫面被法國偵察機傳回巴黎,參謀部值班軍官在第一幀就認出機翼下的鷹擊-83K。
數字不會撒謊。戴高樂號滿載排水量4.2萬噸,陣風M單機最大掛載6.5噸,山東艦6.5萬噸,殲-15單掛點9噸;法軍編隊7艘艦合計約7.8萬噸,南部戰區當天在附近演練的40艘艦加起來超過25萬噸,噸位對比3:1,艦數對比6:1。更尷尬的是,法國艦隊里真正能打的只有3艘“地平線”級防空艦,剩下4艘補給、偵察船在055面前像穿了西裝的快遞員。
法國海軍上將旺迪耶25日凌晨的視頻連線,背景板特意選了一面艦上損管訓練用的鋼板,上面彈孔累累。他對著鏡頭說“彈藥庫已打開”,卻沒說戴高樂號此行只帶了40枚“紫菀-30”防空導彈,而拉薩艦單艦垂直發射單元就有112個。
主持人追問“是否考慮開火”,旺迪耶的回答被軍迷做成表情包:“我們準備好了所有選項,包括返航。”巴黎時間凌晨2點,這條剪輯在法國推特熱搜沖到第三,僅次于“奧運會門票”。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資料圖)
巴黎的嘴硬有選舉賬。法國國民議會6月剛通過2025國防預算,海軍分到的錢比去年縮水11%,戴高樂號大修經費被砍兩成。旺迪耶上將在議會聽證會上拍著桌子說“航母是法蘭西的臉面”,轉頭就得靠南海碰瓷刷存在感。
法國《世界報》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出發前海軍部內部推演過“最樂觀劇本”:解放軍最多派20艘艦圍觀,結果現實翻了一倍,“參謀部現在把責任推給情報局”。
北京這邊懶得配合演出。25日傍晚,南部戰區發言人一句話帶過,配圖是殲-15低空掠海的剪影。海軍專家宋曉軍在央視點評:“南海訓練天天有,法軍把每艘中國船都算進去,當然越看越像包圍。”
更扎心的是,法國艦隊24日晚10點突然關閉AIS,結果還是被中國海警船用雷達穩穩鎖定,軌跡圖第二天直接上了《解放軍報》頭版。
歷史賬更刺眼。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年鑒寫著:法國海軍過去五年新增噸位1.1萬噸,中國海軍同期下水15.3萬噸,等于“一年造出一個法國艦隊”。戴高樂號這次返航后得進船塢18個月換燃料棒,期間法國海軍唯一能動的就剩3艘“西北風”級兩棲艦,連直升機航母都算不上。
法國艦隊26日凌晨抵達蘇比克灣補給,原定穿越臺灣海峽的計劃悄悄從行程表消失。菲律賓海軍禮節性派了艘退役漢密爾頓級巡邏艦迎接,噸位還不如法軍補給船。當地記者拍到法國水兵在甲板上喝啤酒,背景是山東艦艦載直升機低空通場,螺旋槳噪音蓋過了酒吧音響。
南海(資料圖)
巴黎時間27日,法國《費加羅報》頭版標題是《南海的孤獨旗艦》,配圖里戴高樂號被40個紅色三角標包圍,像棋盤上的孤王。民調顯示,62%法國人認為“此行浪費燃料”,只有18%覺得“展示了實力”。旺迪耶上將的個人推特停在25日那句“已做好戰斗準備”,評論區最高贊回復是:“上將,下次記得帶夠導彈。”
南海的夜,山東艦甲板燈次第熄滅,最后一架殲-15回收時,尾鉤擦出藍色電弧。40海里外,法國艦隊減速到12節,艦橋廣播用法語播報“明日進行救生演練”。解放軍電子偵察船“海王星”號靜靜跟在后面,雷達屏幕上一片雪花,像在給這場鬧劇打最后的字幕:觀眾散場,演員卸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