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前特朗普突然示好,菲律賓總統當場臉色都變了。
最近國際局勢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就在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即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節骨眼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時,當著全世界的面說了句"我和中國關系很好"。
這話一出,旁邊的馬科斯臉色當場就變了,那表情簡直能做成表情包。這一幕不僅戲劇性十足,更折射出當前國際格局下大國博弈的微妙變化。
要說這事兒的戲劇性,得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中美貿易談判,8月12日就是雙方暫停加征關稅的最后期限了。按照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說法,這次談判可能會涉及中國從俄羅斯和伊朗購買石油的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但中方早就明確表態,希望美方不要搞這些有的沒的,老老實實談貿易就完了。這種表態看似溫和,實則綿里藏針,既表明了中方立場,又給美方留了臺階下。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這邊的操作。他一邊說要"在不遠的將來"訪華,一邊又特意提到"磁鐵(稀土磁體)正在以創紀錄的數量從中國運來"。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擺明了是在暗示美國在某些關鍵領域還得靠中國。
更絕的是,他轉頭就對馬科斯說"我不介意你和中國打交道",直接把菲律賓總統給整不會了。這種直白的表態,等于是當面拆穿了馬科斯想借美國之力對抗中國的小算盤。
馬科斯這次訪美本來是想抱大腿的。菲律賓這兩年沒少在南海搞事情,結果每次都被中國收拾得夠嗆。這次他特意跟美國簽了個加征19%關稅的協議,就是想著能換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撐腰。誰知道特朗普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當著記者的面就把話說得這么明白:美國可以和中國做生意,但菲律賓別想著把美國拖下水。這種赤裸裸的現實主義外交,讓一直以美國"鐵桿盟友"自居的菲律賓情何以堪?
特朗普(資料圖)
說實話,這一幕特別像當年烏克蘭的情況。北約一直慫恿烏克蘭挑釁俄羅斯,結果真打起來了,美國第一個表態不會出兵?,F在菲律賓也是一樣的處境,特朗普這話等于是告訴全世界:菲律賓就是個棋子,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這種表態背后,反映的是美國對華戰略的根本性調整——可以搞小動作牽制中國,但絕不能把自己搭進去。
中國這邊的應對很有意思。一方面在貿易談判上寸步不讓,明確表示不會接受美方把能源合作政治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又留有余地,這種"該硬的時候硬,該軟的時候軟"的策略,明顯比菲律賓那種一根筋的做法高明多了。更關鍵的是,中國還在東盟內部不斷深化經濟合作,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布局,比美國的威逼利誘要有效得多。
現在最尷尬的恐怕就是馬科斯了。國內經濟還得靠中國市場;安全上又綁定了美國,新增了4個美軍基地。結果現在美國老大直接說"不介意你跟中國好",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嗎?這種進退維谷的處境,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小國的悲哀"。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特朗普這番表態其實反映了美國對華戰略的深層矛盾。一方面,美國確實需要中國在經貿、氣候等領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棄遏制中國的企圖。
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對華政策,導致其盟友體系也出現了嚴重裂痕。就像這次美菲會晤,特朗普的表態等于是在告訴所有盟友:美國不會為了你們和中國徹底翻臉。這種信號一旦釋放,對美國的同盟體系將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馬科斯(資料圖)
說到底,國際政治就是這么現實。美國現在很清楚和中國硬碰硬沒好處,所以哪怕要搞事情,也得控制在小打小鬧的范圍內。像菲律賓這樣想借機搞事的,最后很可能落得個里外不是人。而中國則穩扎穩打,既保持戰略定力,又靈活運用經濟外交手段,在這場大國博弈中逐漸占據主動。
接下來的看點很多:中美談判能不能在8月12日前達成協議?特朗普說的訪華到底會不會成行?最重要的是,馬科斯這次回去之后,還會不會繼續在南海搞事情?這些問題,恐怕很快就會有答案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這場大國博弈中,像菲律賓這樣的小國如果還想著左右逢源、火中取栗,最終很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