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面對記者鏡頭時,吹了兩個“大牛”,十分樂觀的對和中美之間的貿易博弈下了結論。
但就在三天前,他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剛宣布要把“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塞進7月28日的中美貿易談判議程。
距離真正坐上談判桌還有四天,特朗普的“樂觀預告”已經滿天飛,而現實就是與特朗普的幻想毫不沾邊。
“吹牛”言論
特朗普的“談判收尾論”來得突兀,7月22日他對著簇擁的記者自信滿滿稱“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訪華,稍微有一點遠,但也不會太遠”。
這番話呼應著五月中美元首通話時中方發出的訪華邀請,卻刻意模糊了關鍵前提,談判得有實際進展。
更驚人的是,他宣稱中美貿易談判已到 “收尾階段”,雙方 “接近達成貿易交易”,然而這種論調與貿易現實形成刺眼反差。
就在他發言前一天,美國財長貝森特剛放話,即將到來的談判要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問題”,而這個臨時加入的議題與關稅毫無關系,純粹是美方單方面塞進談判桌的政治籌碼。
特朗普的“收尾宣言”像一顆信號彈,在談判前提前暴露了美方的底牌,與其說是信心,不如說是焦慮。
現實困局
特朗普的“樂觀”背后,是經濟的絞索,2025年5月達成的中美關稅休戰協議將在8月12日到期,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24%懲罰性關稅如利劍懸頂,美國經濟已承受不住新一輪打擊。
2024年美國貿易逆差飆升至9184億美元,創下近60年第二高紀錄,若8月12日前無法達成協議,美國通脹可能突破6%,直接沖擊特朗普的連任前景。
美方在石油議題上的豪賭更暴露戰略困局,貝森特威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高達100%的“二級關稅”,表面劍指中國能源安全,實則漏洞百出。
中國對俄羅斯石油依賴僅占進口總量的15%,沙特、伊拉克、安哥拉等多渠道供應穩固,更關鍵的是,若美國真對中國石油進口加稅,全球油價將暴漲,美國自身通脹將火上澆油。
特朗普的反復無常讓威脅顯得可笑,6月24日他剛發帖稱“中國可以繼續買伊朗石油”,一個月不到就翻臉施壓,這種自相矛盾,恰是美方戰略混亂的縮影。
底牌對決
特朗普的“收尾說”試圖營造勝券在握的假象,但中方握著的三張底牌讓美方如芒在背。
第一張是稀土管制牌,中國對鎵、鍺出口的管制直接掐住美國軍工咽喉;第二張是RCEP貿易網絡,中國對美出口占比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14.7%,東盟市場填補了62%的缺口;第三張是區域影響力,中越“攜手同行-2025”陸軍聯訓正展示中國的軍事外交實力。
而美國卻深陷三重困境,芯片封鎖徹底失敗,盡管放開H20芯片對華銷售,中國替代品已加速研發。
關稅威脅遭盟友反噬,東盟國家拒絕選邊站,越南甚至清洗親美官員,與此同時國內矛盾火燒眉毛,農業州大豆滯銷、港口失業潮涌動。
至于特朗普的“雙牛”,本質是談判前的話術綁架,想逼中國在稀土和芯片上松口,但中國用區域合作網絡和精準反制表明,談,大門敞開、戰,奉陪到底。
這場博弈中,沒有誰能在別人頭上“贏一次”,畢竟真正的贏家,從不是嗓門最大的那個,而是手握籌碼、穩控節奏的人。
參考資料
特朗普回應“訪華計劃”——2025-07-23 13:32·魯中晨報
中美博弈終極走向,最終誰能主導格局?關鍵時刻,特朗普已有結論——2025-07-24 13:05·搜狐新聞 閱兵成談判籌碼?
美方暗示:不給稀土就不捧場!中方直接亮底線——2025-07-22 12:18·搜狐新聞
出訪行程已定,特朗普接受中方邀約,白宮正式簽字:中國幫美大忙——2025-07-21 16:03·搜狐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