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高級別會議現場。國家林草局供圖
7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在剛剛開幕的《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OP15)上,我國上海崇明、浙江溫州、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薩、江蘇蘇州、湖南岳陽9個城市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至此,我國國際濕地城市總數達22個,繼續居全球第一。
由公約認證的“國際濕地城市”,是城市濕地生態保護的最高成就。目前,全世界共有“國際濕地城市”74個。此前,我國的哈爾濱、海口、東營、武漢、鹽城、南昌等13個城市,分別于2018年和2022年先后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
▲蘇州城鎮河流濕地。孫曉東 攝
據了解,當地時間7月24日,《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在津巴布韋維多利亞瀑布城開幕,大會的主題為“保護濕地 共筑未來”。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全國濕地面積穩定在5635萬公頃以上。全面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紅樹林面積凈增長0.83萬公頃,是全球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強化4條跨境中國的鳥類遷飛通道保護修復,2025年監測到途經我國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的候鳥數量,較2024年增加14%。
▲拉薩-拉魯濕地。國家林草局供圖
《濕地公約》執行秘書長穆松達·蒙巴表示,COP14舉辦以來,中國充分發揮大會主席國和《濕地公約》常委會主席作用,確保會上提出的所有決議草案都得到有效處理和落實,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濕地治理中的組織能力和引領作用。中國是目前被認證的“國際濕地城市”最多的國家,這體現出生態保護與發展同步的良好范式。
在同天舉行的部級高級別會議上,通過了旨在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維多利亞瀑布宣言》。
《濕地公約》是最早的政府間多邊環境公約之一,致力于全球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目前,締約方已發展到172個國家。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編輯潘莉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