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傳情 探秘環?!眳⒂^活動現場
7月25日上午,由武漢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武漢市硚口區手志夢青年志愿者協會共同發起的“手語傳情 探秘環?!眳⒂^活動舉行,30余名聽障人士走進北湖污水處理廠,全國最美志愿者、武漢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硚口區分隊召集人張勤提供手語翻譯,讓大家度過了一次精彩難忘的生態之旅。
在北湖污水處理廠報告廳一樓,講解員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北湖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布局、處理規模、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等內容。了解完北湖污水處理廠的基本情況后,帶著“城市污水是怎么變成清水的”“污水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等問題,跟隨講解員來到治水科技館。
“大家可以手按墻上的互動按鈕,有不一樣的驚喜?!敝嗡萍拣^里,講解員笑著說,在“匯聚之源”版塊,大家積極參與互動,通過觸摸設置在墻上的互動按鈕,了解該公司旗下污水處理廠的分布情況;在“污水處理系統”板塊,通過科普宣傳片,直觀地了解先進工藝的作業原理及作業方式。
大家沉浸式感受L幕、3D數字影院、交互展示裝置等大型多媒體設備,通過“水興武漢”“匯聚之源”“治水之旅”“科技之光”“治水先鋒”五個主題學習,參觀人員凝神觀看展板、圖片、模型,專注地“聆聽”手語翻譯,深度了解污水治理的全過程和技術手段、武漢污水治理行業的發展歷程等內容,感受著來自科技治水的真實脈動。
來到中控室,大家站在其長10米,高3米的超大顯示屏前,直觀地看到北湖污水處理廠智慧運營系統?!捌聊恢醒氡闶潜焙鬯畯S的全域模型圖,整個廠區的32個單體構筑物、9000多臺(套)設備及其相關數據,可以在屏幕上一覽無余。”講解員介紹,廠區已安裝智慧運營系統,只需輕輕一點,就能對廠內的任一設備和人員信息進行監測和調度,智慧運營系統也是北湖污水處理廠的“得意之作”。
在中水小公園,濕地般的景觀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景觀的灌溉用水正是北湖污水處理廠“自產自銷”的中水。“中水經過處理后,被廣泛應用于綠化澆灌、道路沖洗和工藝設施設備沖洗中,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敝v解員介紹到。大家通過手語熱烈地交流著,對污水處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大家登上觀景平臺,鳥瞰北湖污水處理廠全貌,只見一片片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我們的北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其總覆蓋面積約18.5萬平方米。”講解員一邊指著遠處一邊說。該項目充分利用廠區的屋頂和空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營提供綠色、清潔的能源。據測算,項目每年可提供約2200萬度的綠色清潔電能,此舉可節約發電燃煤約0.8萬噸,相當于減排約2萬噸二氧化碳,減污降碳效益顯著。
“這是我第一次來參觀污水處理廠,改變了我心目中對污水處理廠的印象,沒想到這里像花園一樣,還能學到這么多關于污水處理的知識?!眳⒂^結束后,大家通過手語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雖然他們無法用言語訴說,但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對這次活動的喜愛。(文/圖 劉婷婷、王琦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