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馨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與媽媽的合影,配文:比流言碎語先來的是媽媽的愛。
本來是一條非常溫馨的母女內容,偏偏有人在下面留言問李小璐出軌的事情,還說什么“皮叔叔是不是好叔叔”。
對于某些現實生活中的loser來說,網絡就是廁所,供他們排泄對生活的不滿。這種惡臭的留言,甜馨本來可以不理,但這孩子較真,留言替媽媽說話:“我還不知道我媽媽是什么樣的嗎,輪得到你們來評價和引導嘛,一些評論我不喜歡的就刪了。”
算起來,甜馨今年10月才滿12歲,但她活在公眾眼皮底子的時間好像已經很久很久,因為她“出道”確實很早。
賈乃亮帶甜馨上親子綜藝的時候,她才一歲半,是那一波流量親子綜藝里,年齡最小的孩子。
當時有幾件事我印象還挺深的。
一個是賈乃亮給甜馨沖奶粉,因為水太熱,奶粉噴了甜馨一臉,賈乃亮隨手拿起旁邊的襪子,給甜馨擦臉。還有他給甜馨洗頭,不會給她仰抱著沖水,只能讓甜馨站著,小孩眼睛被辣到,哭得撕心裂肺。
李小璐看完這期節目,在家心疼得掉眼淚,覺得孩子受罪。她一直非常反對孩子出來錄節目,每錄一次,都要跟賈乃亮吵架。
賈乃亮是怎樣說服李小璐讓甜馨上節目呢?他說是為了留一個和孩子之間的珍貴記憶,所以李小璐就同意了。
而且最開始,甜馨是被網暴過的。網友說她長得難看,尤其皮膚太黑。后來這小孩也是命里帶火,用一個“我們白著呢”的表情包,征服了全國觀眾。
因為當時對這幾件事印象深刻,所以后來無論賈乃亮如何營銷好爸爸的形象,我都持保留意見。
2013年芒果臺的《爸爸去哪兒》火爆出圈,2014年浙江衛視迅速跟風推出《爸爸回來了》,賈乃亮跟甜馨參加的是《爸爸回來了》。
父憑女貴,很多觀眾第一次知道賈乃亮這個名字,是因為甜馨。
王詩齡參加節目的時候是4歲,田亮的女兒森碟是5歲,黃多多則是8歲,而甜馨只有一歲半。
讓一歲半的小孩上真人秀節目,其實是蠻匪夷所思的,李小璐跟賈乃亮吵架我覺得就是母親的本能,但她最后并沒有拗過賈乃亮,一方面我覺得她內心是有愛的,因為賈乃亮說想留下與女兒的珍貴記憶,她就心軟了。
另一方面也說明男人想做成一件事,是真的會動各種腦筋,這大約與他們遠古時期形成的狩獵基因有關,會想辦法甚至不惜挖陷阱,讓獵物落網。
真人秀走紅后,甜馨一度被稱為“國民閨女”。不僅跟賈乃亮發行了單曲《大王叫我來巡山》,還在賈乃亮擔綱主演的喜劇《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中客串出演。倒是李小璐一如既往,沒沾到這波流量。作為17歲獲得金馬影后的星二代,事業的確只是李小璐的備選項,她過得很松弛,沒那么卷。
看亮哥今年618連續直播,眼袋都快掉到下巴了,就知道這對前夫婦無論成長背景還是三觀,都有非常大的差異。P.S.我只是就事論事,婚內出軌肯定不對,這里說一次,后面還會說。
2019年,甜馨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頭發”事件讓李小璐的口碑跌至谷底。離婚后,李小璐退圈,賈乃亮轉行做直播,迅速成為某音帶貨一哥,情場失意商場得意,吸金能力大爆發。
最開始,甜馨偶爾出現在父母的社交媒體中,與父親一起去公園,與母親跳女團舞。后來她有了自己的社交賬號,開始直面復雜的網絡環境。
甜馨社交媒體的自我介紹里,有兩句話很能說明她的處境。一是“不喜歡的評論會刪”,二是“造謠和騷擾的人替我擋一輩子災”,后面這句對于網生一代來說是很嚴重的詛咒,但老登們不管,照樣口吐蓮花。
心情好的時候,甜馨會懟,她懟人的本領挺高的,無臟字罵人,解氣。
心情不好,她就會關閉評論區,并且公告大家“最近情緒不穩定”。
有些“視奸”愛好者每次看到甜馨說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就特別歡呼雀躍。說你瞧,媽媽出軌,孩子果然心理出問題,或者“離異家庭的孩子果然不行,真可憐”……
其實情緒起伏是人類正常的生理反應,未必跟父母離不離婚有多大關系。
倒是這些網友,以關心為名,反復地強調一個人的挫折,更像是一種隱形的心理霸凌。
好在甜馨不上當。
對于明顯惡意的陰陽怪氣,她懟回去;對于假裝善意的關心,她也理性回應。比如對一直希望她父母復婚的網友,她明確表示謝謝大家,不要再勸,“時間太久了,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如果做一項調查,被調查者誠實作答,我懷疑網上喜歡勸人復合的,與喜歡勸人離婚的網友,其實是同一批人。他們熱衷的并不是勸合或者勸離,而是揭人傷疤。
目睹他人傷疤時又癢又爽的復雜心理,可以讓他們暫時忘記自己人生的不如意。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望知悉。
再說李小璐又沒犯法,她充其量跟巨星成龍、布衣首富宗慶后一樣,只是私德有虧。
離婚6年,李小璐與賈乃亮對于女兒的維護肉眼可見。尤其李小璐,屬于一直陪伴孩子成長的好媽媽,對于孩子的心理建設,她做得也很好。
母女兩人一定認真交流過關于愛與情感的問題,甜馨才能有勇氣與底氣,說出“比閑言碎語先來的是媽媽的愛”,這種暖心而有力量的話。
而李小璐,對于針對她個人的冷嘲熱諷,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但如果有人針對女兒,她同樣極盡維護。
她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與甜馨的生活日常,有大爹大媽教育她,說作為媽媽你對不起甜馨,“她遭受的那些傷害大都是你造成的”。李小璐回復:“不,是你造成的。”
網友當然有評判的自由,但于情于理,子女都不需要為父母的情感行為負責。
父母與子女,是一場注定要以分開和離別為終點的關系。
有意思的是,我們基本看不到有人在房祖名的社交媒體下面留言,說你爸對不起你。一方面他們知道男孩根本不在乎,另外他們也知道社會同樣不在乎。
如今有一種現象,叫網絡浸豬籠。在“做頭發”事件中,李小璐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網絡浸豬籠了,不僅媽媽要被網絡浸豬籠,連帶著女兒也要被審判。
只是這對母女以頑強的毅力、生命力與不俗的網感,手牽手浮出水面。
有人說李小璐作為星二代又不缺錢,干嘛不像李湘一樣,帶甜馨出國,少碰社交媒體。
我不這么想。有些東西不是錢能解決的,尤其心理問題。我反倒覺得李小璐是對的,甜馨也被教育得很好。
人不能逃避傷害,逃避只會讓傷口發爛。人必須要走過傷害,把傷害留在過去,才可以真正戰勝傷害。
李小璐出軌的確不對,但整件事對她來說,無疑也造成了傷害。這個巨大的傷害漩渦,不可避免地將女兒甜馨一起拉入。李小璐的不回避,是最好的療愈。
母女兩人高調高頻地更新自己的社交媒體,在吵雜的聲音與不斷被重復的過往中,達成心理脫敏,最終完成共同的救贖。
何況甜馨肉眼可見地非常享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生活,每個孩子都是菩提樹下的花,她有她的喜歡,她有她的自由,最好的愛一定是尊重。
犯過錯的女性,可以繼續高調地活著,直面刺眼的陽光,不必躲在見不得光的角落里懲罰自己。這是女性的進步,也是李小璐的勝利。
還是那句話,她是錯了,但罪不至死;她已經付出了代價,能扛住壓力過上好日子是人家的本事。
她只是沒有做道德標兵,并沒有傷天害理。部分網友還要怎樣呢?只有復合才能體現她的價值,只有男人能幫她重新找回活著的意義,母親曾經私德有虧就一輩子抬不起頭,甚至連女兒都要連坐,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