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霸道了,無理要求中國,中美開戰,中國不允打美國航母,不打美國本土,不讓中國購買俄羅斯油氣,伊朗的油氣,中國的崛起,沒按照規矩發展,是不可以的事情。
美國這幾年的霸道行徑,簡直是把 “只許州官放火” 演繹到了極致,對著中國提的要求,一條比一條沒道理。
先說打仗的規矩,美國最近在各種場合放話,要是中美真撕破臉動起手,中國不能打他們的航母,更別想碰美國本土。這話聽著就離譜 。
去年在南海,美國 “羅斯福” 號航母帶著戰斗群闖進來,艦載機一天之內起降 30 多架次,把偵察機都開到中國島礁 12 海里內晃悠,這明擺著是軍事挑釁。
真到了兵戎相見的時候,這些游弋在西太平洋的航母不就是最直接的威脅?憑什么他們能把炮口對著中國家門口,中國還得忍著不能反擊?更別說美國本土了,中國從來沒主動惹過誰,但要是美國把導彈部署到關島、菲律賓,對著中國沿海城市瞄著,難不成中國還得束手束腳放棄自衛。
2023 年美國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擴建軍事基地,能起降 B-52H 戰略轟炸機,射程直接覆蓋南海,這種時候倒不提 “不能碰本土” 了。
能源買賣上的雙標更讓人窩火。美國自己 2023 年從俄羅斯買了 1500 萬桶原油,轉頭就對中國喊,不準從俄羅斯買油氣。中俄遠東天然氣管道剛通氣那會兒,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就跳出來說 “破壞地區穩定”,可這條管道每年給中國送 380 億立方米天然氣,夠東北三省用大半年,關他們什么事。
伊朗那邊更過分,美國對伊朗石油搞禁運,卻盯著中國從伊朗進口的重油 — 中國煉廠用伊朗重油都用了十幾年,2022 年進口量還占全球貿易量的 18%,美國居然威脅說敢買就凍結中資企業資產,這不是明著搶生意。
去年山東一家煉廠從伊朗進了一船原油,美國真就把人家在紐約的賬戶給封了,這種長臂管轄簡直沒王法。
再看他們嘴里的 “發展規矩”,合著就是只能美國吃肉,中國連湯都不能喝。中國新能源車這幾年賣得好,2023 年全球市場份額占了 60%,美國就攛掇歐盟搞 “反補貼調查”,給中國電動車加 21% 的關稅,轉頭自己給本土車企發每輛車 7500 美元的補貼。
光伏產業更典型,中國組件占全球產能 80%,美國就立法禁止聯邦政府采購中國光伏板,逼著東南亞工廠把中國組件拆了換包裝,結果去年美國光伏安裝量跌了 17%,自己坑了自己。
科技領域的打壓更是沒底線。2022 年美國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拿 520 億美元補貼本土芯片企業,卻不準中芯國際用美國設備生產 14 納米以下芯片。
華為搞 5G 研發的時候,美國不僅自己禁購,還逼著盟友撕毀合同,新西蘭就把華為排除在 5G 建設之外,轉頭美國企業就接了訂單。
更搞笑的是,美國商務部去年把 300 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 “威脅國家安全”,但清單里連做民用無人機的企業都有,明擺著就是怕中國技術趕超。
在國際舞臺上,美國的雙重標準更是隨處可見。他們在菲律賓建了 9 個軍事基地,把 “薩德” 系統部署到韓國,說是 “維護地區安全”;中國在自己的島礁上建個燈塔、修個氣象站,就被說成 “改變地區現狀”。
去年所羅門群島跟中國簽了安全合作協議,美國副國務卿連夜飛過去施壓,說 “不能讓中國進南太”,可美國自己在南太搞了幾十年 “自由聯系國”,每年給點錢就控制人家的國防和外交,這霸權嘴臉也太明顯了。
說到底,美國這套邏輯就是:我能在你家門口架炮,你不能反抗;我能壟斷技術,你不能突破;我能拉幫結派,你不能交朋友。
但現在的世界早不是他們說了算,中國買誰的能源、怎么發展科技,輪不到別人指手畫腳。2023 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增長了 40%,從伊朗買的原油也沒斷過,新能源車照樣賣到歐洲去 —事實勝于雄辯,美國的霸道規矩,早就不好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