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結束了,“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即將退出現役,俄羅斯海軍不用再糾結航母什么時候交付,艦載機和飛行員從哪里找。7月25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董事會主席克斯京表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已經失去維修價值。這艘服役40多年老航母,真正沒用幾年但問題一大堆,維修費用又非常高,現在的解決方案不是出售、就是報廢處理。
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俄羅斯對航母命運的官方定調,用不了多久俄羅斯將成為五常中,唯一沒有現役航母的國家。毫無疑問,俄羅斯將失去遠洋航空作戰能力,海軍也只能回到核潛艇撐門面近海防御模式。失去航母后,俄羅斯國際地位也將直線下降,連法國和英國都可以在遠洋隨意“欺負”俄海軍艦艇,畢竟他們手上可都有貨真價實的現代航母。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航母,1991年正式服役,正好趕上蘇聯解體俄羅斯實力大減。由于資金不足、缺乏維護保障,航母經常出現大小故障,躺在船塢里維修保養時間,估計比在海上部署時間還要長。2016年,最后一次部署到敘利亞參與實戰,期間沒出動多少架次反而摔了兩架艦載機,包括蘇-33和米格-29因為攔阻索斷裂墜海。后來艦載機干脆上岸作戰,航母幾乎失去戰斗力,可想而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有多差勁。
2017年開始大修,歷時8年也沒有搞定,維護升級期間更是經歷了多次事故,感覺這艘航母就是來折騰俄海軍的。比如浮動船塢沉沒,吊車砸中甲板留下大洞;航母多次發生火災,造成多人傷亡等事故。所有一切大小問題,都預示著未來情況不大好,原定2022年能夠交付俄海軍重新入役,但一把火過后原來進度全部清零。后來又推遲到2024年,當然還是現實永遠比想象復雜,現在徹底不玩了直接就沒有存在必要。
其實問題出在哪大家都知道,蘇聯時代航母建造基地主要分布在烏克蘭,俄羅斯本土并不具備制造航母能力,就算維護保養也缺乏相關配件。此外技術人員流失嚴重,由于常年沒有大型艦艇和航母建造機會,有經驗技術工人流失、年輕技術人員沒有得到培養。就這樣的現實情況,連造小型艦艇都麻煩,還想造大型航母基本不可能。
那么接下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該怎么處理,有人建議將它買回來,以遼寧艦模式修復并作為訓練艦使用。畢竟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和它是同級姊妹艦,兩者區別不大以中國軍工實力輕松搞定。不過就算俄羅斯肯賣,海軍購入的可能也比較小,要知道我們已經過了學習階段,現在福建艦可是電磁彈射型航母,和美國福特級對標。再去翻新一艘服役超過40年老艦,要付出的成本代價太大,戰斗力還很一般,所以購入作為主題公園使用可能更合適。
至于印度會不會接手,可以參考當年買飛機送航母案例,當年購買“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時不用錢,但維修費從9億直接漲到23億美元。被俄羅斯宰過之后,現在更喜歡自己造航母,更何況蘇-33、米格-39K已經落伍,俄羅斯也無力再提供,買個空航母能有什么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