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5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青韻絲路·和平之約”中國“中亞+”青年交流行活動全國首站在榆林舉行。來自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及阿塞拜疆的青年代表齊聚于此,開啟了一場融匯文化、歷史與生態(tài)的深度體驗之旅。
在陜北民歌博物館,悠揚的《走西口》《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經(jīng)典旋律響起,青年們在非遺傳承人的引領下,興致盎然地哼唱。講解員介紹陜北秧歌時,他們手持彩扇,跟隨老師學起了歡快的舞步。隨后,他們還參觀了朔方博物館,漫步古城步行街,親身體驗了剪紙、石雕等非遺技藝。
榆林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令青年們大開眼界。哈薩克斯坦青年塔斯鐵米蘭?阿庫蘭激動地說:“太震撼了!陜北民歌一嗓子直接給我靈魂唱麻了,老藝人教扭秧歌時我的動作把大家都逗笑了。剪紙看著簡單,自己上手差點把紅紙剪成渣!我很喜歡榆林的非遺文化。”
登臨“萬里長城第一臺”鎮(zhèn)北臺,青年們迫不及待地登頂攬勝。站在最高處,吉爾吉斯斯坦的喬爾蓬克茲?努爾扎特望著四周壯闊景象,激動地對記者說:“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分量,也更明白了我們年輕一代的使命——做文明的橋梁,讓和平的種子播撒四方。”
在榆林林業(yè)展覽館,青年們認真聽取講解,觀看歷史影像、動植物標本和文獻資料,并不時提問交流。4D影院讓他們仿佛身臨其境,直觀感受毛烏素沙地的滄桑巨變與生態(tài)改善后的大美榆林。走進清安優(yōu)能科技公司,零碳分布式項目的創(chuàng)新應用展現(xiàn)了綠色能源的巨大潛力;探訪中科潔凈能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前沿科研成果彰顯了榆林在能源轉(zhuǎn)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上的堅實步伐。
烏茲別克斯坦的庫爾班諾夫?安瓦爾邊聽講解邊飛快記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太不可思議了!榆林將沙漠變綠洲的故事宛如童話。這里的人們用科技為生態(tài)筑起屏障,這樣的經(jīng)驗若能帶回我的祖國該多好。我們都生活在地球家園,守護它是共同的責任。”
交流期間,中亞青年們還走進榆林學院,與中國學子圍繞文化、學業(yè)等話題熱烈交流,結下深厚友誼;在綏德革命紀念館,他們通過珍貴文物與歷史對話,加深了對榆林革命歲月的理解。
為期三天的參訪,讓這些來自中亞的青年代表們?nèi)轿活I略了榆林作為“文化名城、生態(tài)綠洲、能源新都”的獨特風采與蓬勃活力,為中外青年交流書寫了精彩序章。接下來,他們將前往鄭州、北京,繼續(xù)青春與和平的絲路之約。
記者 李小強 閆宇濤
編輯 拓智慧 校對 葉蕊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