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柬埔寨在處理中泰邊境爭端時,竟然罕見地同時請求中國和美國“主持公道”,但中方的一番回應,為何會讓金邊方面“冷汗直冒”呢?
據柬埔寨外交部通報,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日前召集中美兩國駐柬大使及國防武官,通報與泰國之間的邊境局勢,表態“希望獲得大國公正主持”,這種在兩個全球性競爭大國之間“同時發出求助”的行為,在外交上被視作高風險操作。
外界普遍認為,柬埔寨此舉有“兩邊下注”之嫌,也就是說,在面對壓力時不選擇明確站隊,而是試圖通過拉攏雙方力量來保障本國安全。
但問題在于,這種策略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下越來越難以為繼,尤其在中美戰略對抗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一國若不能清晰表態,反而極有可能陷入被“夾擊”的境地。
中國方面很快作出反應,外交部在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訪問北京期間表態稱:“柬泰邊境沖突的根源,是當年西方殖民者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這一說法措辭冷靜卻不失分量,直指歷史責任,同時也暗藏一個信號:如果柬方繼續向美方尋求干預,是否在重演“引狼入室”的悲劇?
這種言語背后的深意不難理解,在中國看來,柬埔寨的舉動可能會無意中打開地區安全的缺口,為域外勢力介入提供了借口,畢竟歷史上有多次被西方插手導致分裂與沖突的“先例”。
而就在柬方呼吁大國斡旋的同時,泰國方面則顯得更加謹慎甚至強硬,泰國外交部明確表示: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介入邊境爭端,希望與柬方通過“直接對話”解決問題。
但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并非一貫親中,在中美之間也曾有過搖擺,但此時在邊境爭端中力主排除美國等外部勢力參與,表明其對美國干預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代價也有深刻認知。
而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當中國的表態傳到金邊后,柬埔寨高層“冷汗直冒”,曾以為能在中美間靈活游走的空間,突然之間就變得狹窄甚至危險。
柬埔寨現任總理洪瑪奈,有過多年歐美留學背景,被外界視為“技術型新生代領導人”,但也正因為此,其外交戰略更容易被放大審視。
要知道,柬埔寨的地緣戰略地位非常特殊,東臨越南,西接泰國,南靠南海,北鄰中國,加之內部經濟高度依賴外資,特別是中國投資,因此在外交上需格外謹慎。
但問題也正出在這里,一方面,柬政府深知無法完全離開中國,另一方面,洪瑪奈在歐美受訓多年,仍在試圖維系與西方特別是美方的某種聯系,此次邊境摩擦就非常直接地反映出其“平衡外交”的現實局限。
與中國迅速表態不同的是,美國在這一事件中表現相對“沉默”,但“沉默”不代表缺席,據美方軍事交流渠道披露,美國近年通過聯合軍演、軍事援助和軍校獎學金等方式逐步滲透東南亞軍事體系。
柬埔寨雖然在2021年叫停與美軍的部分合作項目,但洪瑪奈政府上臺后,美國希望借助其“西式背景”重新打開窗口,此次邊境摩擦是否為美方“測試水溫”的契機,目前尚無確切證據,但外界普遍認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所以柬埔寨現在已經到了做決定的時候了,若繼續維持“兩邊下注”策略,或許能在短期內爭取一些空間與利益,但從長遠看,這種“騎墻外交”在中美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注定難以維系。
而一旦邊境局勢進一步升級,外部勢力乘虛而入,柬埔寨不僅將失去地區的信任,還可能成為地緣博弈的犧牲品。
就像中國此次罕見地指出“西方殖民者的遺禍”一樣,這種表述本身就是一種警鐘,歷史的教訓從未遠去,柬埔寨若不能從中吸取經驗,可能將再次在大國棋局中迷失方向,你們認為呢?
信息來源:
央廣網:《柬埔寨召集中美等多國外交使節通報柬泰邊境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