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蛻變戰,迪麗熱巴可是打了整整十四年,連骨頭縫都寫滿了“硬氣”兩個字。
她是被楊冪挑出來的
那年她18歲,剛上北京電影學院一年級,臺詞說得一口新疆味兒的普通話,連“生日快樂”都說不溜。但就是她,被楊冪一眼相中,簽進了嘉行,拍《古劍奇譚》。
別問為什么,就是眼緣加氣質,一身野馬勁,撐得起那種“女配也不肯被邊緣化”的調調。
有人說她運氣好,但懂行的都知道,新人能不能成,拼的不是有沒有人拉你一把,而是你接得住這根繩。
熱巴是那種你一給機會,她就敢往火坑里跳的選手。
你看她早期演的高雯,《克拉戀人》那種中二瘋癲小作精,換別人來,不是演成傻白甜就是浮夸。但她演出了“瘋”背后的硬核。
據說那個角色,她為了爭取,背著經紀人去爭組,一口氣說了十幾條角色理解,最后丟下一句:“給我三天,我能演出三種瘋法。”
三天不到,角色定了。她贏了。
但這才只是開始。
熱巴這人,你看不出她在“卷”,但她其實一直在“死磕”
《三生三世》鳳九爆了以后,她一邊拿獎一邊挨罵。金鷹女神、視后,一堆獎項塞她手里,可全網喊她“水后”。
你別覺得熱巴脾氣好,她憋了兩年,憋出個《公訴精英》。
那劇本誰都不敢接。檢察官、法治劇、沒有愛情戲,還要寫實,等于把她這張“流量臉”直接往火里扔。
她硬接了,然后三個月搬進檢察院實習,坐聽審訊、背法條、看卷宗,連跟蹤嫌疑人都親自去跑。
有一場戲是夜市追蹤,結果真被關東煮燙了滿腿,她咬牙跟了三條街不喊停,最后連導演都沒認出來她是女一號。
她從不喊痛,她演戲就像打仗,每一場都帶著傷口上的鹽。
片場里人送她外號“瘋姑娘”,不是因為她性格瘋,而是她真拿自己當工具人。高跟鞋踩到腳腫、摔包摔出血,她照拍不誤。別人喊收工,她拿著臺詞本坐廁所門口默戲,“因為那地兒沒人打擾。”
別看她現在紅毯走得云淡風輕,走得像花仙子,她真不是靠裙子驚艷戛納的
她是靠自己,把“異域標簽”踩碎、重塑、融入血肉,最后讓全世界都認同:她不只是個“異域美人”,她是演員,是影人,是一張代表東方氣質的牌。
你知道她那身紅毯裙子多狠嗎?
內襯縫了媽媽從新疆寄來的薰衣草香囊,十二厘米高跟鞋里藏著寫滿維語的祈福紙條——她踩著故鄉,站在聚光燈中央。
她不是“穿著禮服的女明星”,她是“把故鄉縫進禮服”的戰士。
攝影機對著她失焦,不是因為她臉多漂亮,是她那一瞬間,太穩了。
穩得像從地層里壓出來的鉆石,不管你扔多少輿論、多少嘲諷,她都不動聲色,光還照人。
熱巴最猛的一點是什么?
她從不解釋。
她不會上熱搜哭訴、不會回懟黑粉,不會在微博寫什么“我只是個普通女孩”那一套虛頭巴腦的東西。
她沉下去、演上去、卷進去。然后等你看見她在銀幕上咬牙切齒、在荒漠中探路、在火線邊抹血……你才恍然,這姑娘不是想紅,是非得贏。
《花兒與少年5》里凌晨探路那段她沒劇本、沒對白,全靠自己頂。那天全隊中暑,她默默遞水、背行李,沒人cue她,她也不說一句。鏡頭抓到時,她就坐那仰望沙漠星空,說了句:“小時候在草原放羊,總覺得星星在笑我漢語差。”
這才是她最打動人的地方:她的“苦”從來不是營銷的道具,是一層層壓進骨縫的證明。
她現在有多紅?
你去看她最近的廣告數量、代言質感、紅毯位置、國際秀場前排。
但比這些更難的,是她在轉型、她在試錯、她在走一條“從流量到實力”的窄路,還沒摔。
她不快,但她穩。
她沒學別的流量搞綜藝人設,不賣慘、不賣戀愛、不拉踩同行。她把最好的情緒都留給角色、留給作品。
她沒說過一句“我想當一姐”,但誰都知道——
她已經在那個位置上了。
從練功房苦練發音的新疆姑娘,到片場硬磕劇本的瘋魔演員,再到現在,紅毯上冷靜沉穩的國際面孔。
熱巴這一路,真不是靠顏值贏的,是她一場一場“扛”出來的。
她身上有種不叫囂的狠勁。
像是沙漠里長大的格桑花,風越大,花越開。
所以你別再問她值不值,配不配。
她早就用每一個角色,把這個問題打成句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