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教育局網站消息,近日,電白區第一中學黨委公布了一份集中整改進展情況報告。電白一中坦陳,該校2014年來就沒培養出清北學生,嘗試借力名校或機構,希望在尖子生培養方面有突破,造成對現行教育政策執行力度有所失衡。
簡單來說,就是學校過度重視清北尖子生培養,將教育資源向尖子生傾斜,但“培優”效果并不理想,還導致學校整體教育質量下降。這所學校急于培養清北學生導致教育資源失衡的問題,在當前“高中振興”行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如何振興高中?一些學校的理解,就是要盡快培養出清北學生。具體采取的辦法,就是投入大筆資金搞“拔尖工程”,要么用高薪引進學科競賽教師,選出學校的“拔尖苗子”進行培養;要么與名校合作或引進校外機構搞“培優班”,明確的目標就是出多少名被清北錄取的學生。今年高考填報志愿期間,江西一所高中學校的班主任因三名達到清北分數線的高分學生未報考清北,而憤怒解散家長群,引起輿論關注。這名班主任就曾提到“學校以100萬的付出,老師傾情陪伴”,很可能指的就是學校為出清北學生而投入的“培優”經費。
這種把教育資源集中在尖子生身上的“培優”做法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與國家正在推進的破除“唯升學”教育評價改革背離,明確把北清率(考進北大清華的人數)作為辦學政績。其次,把教育資源“押寶”在少數尖子生身上,而不是加強整體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大部分學生對學校的教育管理與教學質量不滿,忽視以整體教育質量提高為基礎的拔尖,不過是“空中樓閣”。再次,把清北率作為高中振興標準,會讓振興高中陷入悖論,因為一省范圍內的清北招生計劃是固定的,一校錄取人數增加,其他學校錄取人數就必定減少,如何做到所有高中振興?
更重要的是,當前,學生的選擇也日益多元,就是考分能進清北的學生,不上清北也十分正常。除了江西那所高中有高分學生放棄清北外,其他高中也出現能進清北的學生放棄清北選擇其他大學的現象。這是令人欣喜的轉變,意味著學生有自主觀念,不再唯“名校論”,同時不同大學也以自己的辦學質量、特色吸引學生。
振興高中更要注重高中的多樣化發展,教育學生多元成才,要推進面向學生的個性化教育,讓每個學生規劃適合自己的學業發展、成長之路。這要求地方政府、教育部門,不得給學校下達清北率等升學率指標,而是促進學校重視內涵建設,聚焦師資隊伍和課程建設,打造良好校風、教風、學風。而學校需要扭轉功利化、短視化的辦學追求,不能用“錦標主義”誤導學校振興。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如何評價高中振興?就應該在過程評價、增值評價以及綜合評價上做文章。據報道,電白一中提到,關注每一位學生需求,給予每一位學生恰當幫助,切實提升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這是正確的整改方向,高中振興,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有質量保障的高中教育,促進每個學生個體的成長、發展,讓每個學生有獲得感。□熊丙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