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河南開封一戶普通人家燈火通明。清華、北大的招生老師電話不斷,門都快被踏破,目標只有一個:爭搶總分 724 分、數學滿分的省狀元代易瓚。
可面對頂級學府的橄欖枝,小姑娘眼皮都沒多眨,在志愿確認書上穩穩輸入一串代碼 ——“國防科技大學”。她輕飄飄說出的話,卻像顆炸雷:“我要讓寫的代碼變成國防武器。”
消息傳開,網上直接炸鍋。有人拍手叫好:“硬氣!這才是咱國家需要的好苗子!” 也有人替她盤算:“軍校出來當兵,工資夠干啥?以后買房買車、成家壓力多大啊!” 代易瓚聽了只是笑笑,說 “國防武器” 時語氣更堅定了。
01 一場洪水,澆醒的“軍裝夢”
為啥放著金光閃閃的清北不去,非選軍校?這背后藏著去年夏天河南那場揪心的大洪水。當時 18 歲的代易瓚被困安置點,滿眼是渾濁泥水和無助的臉。突然,幾架運 - 20 運輸機像鋼鐵雄鷹低空掠過,精準投放救命物資。那一刻,雨水混著淚水流進嘴角,她明白了啥叫 “大國重器”。脫困后,她沖回家在志愿草稿提前批第一欄,工工整整寫上 “國防科技大學”,手機里至今存著當時的空投視頻。
她的選擇早有苗頭:房間墻上貼的是長征火箭,書包掛著磨掉漆的北斗衛星模型,書柜里鎖著快翻爛的《九章算術》,夾著小學四年級畫的 “雞兔同籠編程流程圖”。
724 分且數學滿分的她,初二時數學曾考 80 多分(滿分 120)。她哭著問爸是不是腦子笨,當老師的老爸說:“是練得不夠熟,像炒菜,火候次數到了自然香。” 她由此琢磨出 “532 復盤法”:一半時間死磕錯題原因,三成時間琢磨正確思路,兩成提煉避坑絕招。六年下來,錯題本摞起近一尺高,寫了 12 萬字,紅筆標 “知識黑洞”、藍筆圈 “題目陷阱”、綠筆抄 “出題心思”,第 178 頁還有 27 種導數題 “變臉圖”,批注逗趣:“解導數題像玩密室逃脫,找出線索門就開了!”
這筆記后來被老師當成了“鎮班之寶”,傳到網上,B站視頻愣是收了13萬收藏!
03 不熬夜、不打題海戰,這狀元有點“另類”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的高三日常。別人刷題到后半夜,她下午 5 點準抱著羽毛球拍沖出教室;沖刺期還抽空寫《金庸小說里的物理 bug 大盤點》,逗樂了物理老師;周末雷打不動去開封博物館當義務講解員,專講 “北宋科技有多牛”。
“我不上補習班,就靠上課時間榨出油;晚上 11 點前必睡,腦子清醒最關鍵;做題不貪多,啃透一道頂十道。” 代易瓚對著鏡頭說得實在,“天賦是運氣,要用到頂還得自個兒下死功夫。”
她有個 “神隊友”—— 從小學到高中的同桌齊越,倆人一直較勁,這次高考齊越考 723 分,僅比她少 1 分。你追我趕間,印證了 “學霸扎堆長” 的老話。
國防科大對這位 “特殊人才” 求賢若渴。消息稱她入學就參與下一代北斗導航系統 “大腦” 研發,享受本碩博連讀培養。軍校日子不似清北自由,她入學后發了張穿迷彩服的朋友圈,配文 “新皮膚,get√”,面對 “畢業真去當兵?” 的追問,笑而不語,答案藏在眼神里。
她的選擇正合國家急需,航天領域尤其缺數學拔尖人才。過去十年河南七百多狀元中,像她這樣扎進軍校的寥寥無幾。
05 星空下的選擇,值不值?
街坊鄰居提起代易瓚,印象最深的是:“這丫頭從小就愛搬個小板凳坐院里看星星。” 北大官微評論區卻有人惋惜:“狀元選個掙錢多的專業不香嗎?”
當有人學著 14 歲考進清華、放話 “寧在美國刷盤子也不回國” 的河南神童何碧玉時,代易瓚這樣的新一代年輕人,心已飛向中國自己的星辰大海。
此刻,國防科大某實驗室燈還亮著。代易瓚正調試衛星核心部件陀螺儀,輕聲自語:“這事兒,總得有人干吧。” 桌角《九章算術》被風吹開,扉頁她初中寫的 “為天地立心” 四字,在燈光下格外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