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珠玉在前,《追光吧哥哥》曝光后,很多人都期待“哥哥們”會像“姐姐們”一樣乘風破浪,但事與愿違,節(jié)目開播后,突變的畫風讓人猝不及防,“蛋餃肉絲”、“奪命wink”、“靈魂蛙舞”……一波波讓網(wǎng)友大呼“救命”的操作,將歡樂沙雕變成了“哥哥們”的新標簽。
哥哥們有人活潑,有人健談,有人是捧場王,有人是氣氛擔當,有人綜藝感信手拈來,有人在哪里哪里就有段子,相比之下,于朦朧的安靜內斂就有了極強的反差。
影視劇中的于朦朧仙氣飄飄、風流倜儻,節(jié)目上褪去古裝“濾鏡”的于朦朧依舊干凈陽光、風度翩翩,自帶一種不惹世俗般的輕靈氣質。
初舞臺播出后,于朦朧的舞臺首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時間網(wǎng)友們“人間洗潔精”、“一股清流”的評價比比皆是。
努力跳出舒適圈
用亮眼舞臺撕掉刻板標簽
其實,在《追光吧哥哥》官宣名單時,并非所有人都看好于朦朧,畢竟大眾對他的認知是演員、歌手,跳舞并非他的專長,甚至可以說是他的短板。
尤其在一大票精于唱跳的哥哥面前,于朦朧更顯得與舞臺有些格格不入,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看起來就少了幾分綜藝感,不諳熟于營銷自己,自然也成不了別人眼中的潛力股。
所以對于朦朧來說,參加這樣一檔綜藝節(jié)目或許太過冒險。但,他還是去了。
“我從不介意嘗試各種新事物,也不拒絕被貼任何標簽,我想永遠都走在挑戰(zhàn)的路上”,關于未來,于朦朧給出了開放性答案。
或許就像他所說的那般,站上《追光吧哥哥》的舞臺,就是他生命中的一次挑戰(zhàn)、一次嘗試,也是一種自我超越。
其實看了節(jié)目后,就會發(fā)現(xiàn)于朦朧對自己的優(yōu)勢有著清醒的認知。
初舞臺表演,他完美展示了自己的所長——唱歌和大提琴。
身著一襲白衣站在舞臺中央的于朦朧光芒四射,干凈純粹的嗓音,令人陶醉的大提琴獨奏,不僅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就連一向眼光很“毒”、很“挑”的鄭爽也在節(jié)目中多次cue于朦朧,稱他在一眾哥哥中宛若一股清流,渾身都是仙氣。
在《追光吧哥哥》舞臺上,于朦朧是哥哥們眼中的人氣高、人緣好,但他的成長之路卻也并非一帆風順。
一公表演前,有網(wǎng)友因為沒在哥哥訓練花絮中看到于朦朧的身影,開啟鍵盤俠暴走模式,吐槽他不訓練、不敬業(yè)。
面對網(wǎng)絡上“劃水”、“替身”、“軋戲”等流言蜚語,于朦朧選擇不解釋、不理會,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擊呼嘯而來的“口水劍”。
一邊夜以繼日地拍戲,一邊還要擠出時間來抓緊練習舞蹈。
即使每天晚上拍完戲回去后都已經(jīng)是午夜,于朦朧依然會堅持練習舞蹈,一直到凌晨三四點。
正是秉持著這樣一種背水一戰(zhàn)、絕不放棄的態(tài)度,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更多面的于朦朧。
因為編排難度和時間短等問題,導致一公的表演《重生》不盡人意,這讓一向嚴于律己的于朦朧對自己的舞臺并不滿意。“給團隊拖后腿”的愧疚感讓他給自己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有人面對壓力會停滯不前,但于朦朧卻選擇迎難而上。
雖然他完全可以像鄭爽說的那樣“帥就完事兒了”,但看得出他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好,用實力說話。
正因為如此,于朦朧的二公舞臺也備受期待。從哥哥們的日常訓練來看,他的舞蹈水平有了明顯進步。你要默默努力,然后驚艷所有人,說的正是于朦朧。
如果說于朦朧在一公表演的時候還略顯拘謹,那么二公表演,他開始徹底突破自我,撤去保護屏障,大膽放飛自我,讓觀眾感受到了大跨步的舞臺表現(xiàn)力提升。
紅色“戰(zhàn)袍”加身,于朦朧少了一絲清冷,多了一份火熱,不知灼燒了多少粉絲熱切的心。
無論演唱技巧、表情管理、感染力,抑或是最容易被詬病的舞蹈動作,于朦朧在《阿里巴巴》中的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
他的笑容讓人忍不住心情飛揚,再搭配節(jié)奏穩(wěn)準的舞步,層次分明的故事角色拿捏,活脫脫表演出了微型音樂劇既視感。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于朦朧的快速進步來自于背后的默默努力。
為了不給團隊拖后腿,他擠壓有限的睡眠時間,把精力投入到練舞中,困了就在各種交通工具上睡覺,最終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于朦朧的進步與執(zhí)著的韌勁,也贏得了兄弟們和觀眾的認可。
不哭訴、不賣慘,于朦朧用亮眼的舞臺既堵住了質疑者們的悠悠眾口,又收獲了一大批迷妹、迷弟。
一次次表演,一次次自我掏空、一次次迎難而上,不安于現(xiàn)狀、不拘泥于自我,跳出舒適圈站在舞臺中央的于朦朧竟如此耀眼。
“美”而不自知
實力塑造眾多如玉美少年
于朦朧的這股“拼勁”和“韌勁”不僅僅用在了《追光吧哥哥》的舞臺上,在他過往的每一次角色塑造中,他都將這種品格發(fā)揮到了極致。
《太子妃升職記》中于朦朧飾演的“九王”,是不少觀眾心中的“白月光”。2015年的那個冬天,《太子妃升職記》的爆火讓人們記住了那個穿著白衣,長發(fā)飄飄的美少年。
劇中的他既可深情專一、溫柔而暖心,也可一本正經(jīng)地搞怪耍寶,帥氣又不乏幽默風趣。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于朦朧飾演的青丘白狐“白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在劇中,于朦朧依舊一襲白色素衣,面如冠玉、劍眉星目,一顰一笑間恍若身上彌散著一股仙氣。就這溫潤如玉、翩翩俊秀的模樣,誰見了不會感嘆一句“四海八荒第一美男”!
《新白娘子傳奇》中于朦朧飾演的許仙,更是滿足了觀眾對許仙的所有想象。
不僅在外貌上深度還原了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中對許仙“一見誤終身”的描述,更在人設上一改以往作品中許仙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設定,而是讓許仙多了幾分睿智和靈氣。
《兩世歡》中他飾演的皇子景辭傲嬌矜貴、隱忍而又足智多謀,《明月曾照江東寒》中的林放,浪蕩、病嬌、不羈,演技細膩而有代入感……
細數(shù)一下,于朦朧出道這幾年來,竟然塑造了如此多個經(jīng)典的古裝角色。
雖然都是古裝形象,但是于朦朧卻將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出了專屬的人物魅力。在他那張不落俗塵的面孔加持下,每個角色幾乎都成為了觀眾心中的經(jīng)典。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于朦朧卻偏偏要跳出舒適圈,努力嘗試全新的未知領域。
除了綜藝《追光吧哥哥》外,于朦朧還跨界“玩”起了喜劇,在《喜劇+》的舞臺上釋放了他對喜劇的理解與熱愛。
“跨界”只是他對嶄新維度的探索,回望始終熱愛的演員事業(yè),于朦朧同樣也在不斷嘗試突破。
為了能夠“留住”每個角色,拍戲過后他都會寫日記,記錄下對人物的理解和拍攝細節(jié),在日積月累的感悟中提升演技。
古裝戲的各種武打、吊威亞,于朦朧也盡可能不用替身,而是親自上陣,因為在他看來,只有真正地吊離地面,才能給出最真實的生理反應,讓觀眾感同身受,產(chǎn)生沉浸感。
演員于朦朧從不賣慘、叫苦,有了任何委屈他總是選擇自行消化。
在拍攝《兩世歡》時,于朦朧被道具戳傷,隱形眼鏡碎裂在眼中,緊急就醫(yī)縫合后又重新投入表演,但眼部神經(jīng)本就敏感,恢復期較長,這導致了他的部分眼神戲完成得不夠盡善盡美。于朦朧因此被網(wǎng)友吐槽,但他從未解釋過此事,而是選擇默默承受,繼續(xù)前行。
生活干凈而又陽光
靜謐仙氣少年未來可期
從首次拍戲至今,于朦朧在影視圈已經(jīng)走過六七個年頭,但是他卻從無緋聞和黑料,也從不為了熱度而去炒cp。無論是演戲還是上綜藝,他總是俯下身、沉下心,踏踏實實地搞事業(yè),為觀眾呈現(xiàn)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沒有工作的時候,于朦朧更喜歡宅在家里練琴,看電影,生活圈子簡單而純粹。有時他也喜歡在微博上與粉絲們互動、玩梗,絲毫沒有偶像包袱。
在《追光吧哥哥》一公表演前,他在微博上跟兄弟們互相調侃,光看“夾心餅干”這個隊名,就知道三個人關系有多好。
除了玩梗,于朦朧偶爾也會在微博上“自黑”,主動放出跳舞視頻,吐槽自己練舞好像在做脊椎復健操,絲毫沒有美男包袱。
很多觀眾在看《追光吧哥哥》時發(fā)現(xiàn),于朦朧是一個不擅于迎合取悅他們的人,做任何事情只求直來直去、坦坦蕩蕩。
比如前一天與李澤鋒商量好要組一個隊,當李澤鋒做了其他選擇后他會把小情緒掛在臉上,等到李澤鋒給他解釋原因后又立馬恢復了笑容,情緒之間的變動特別真實,像小孩子一樣不會掩飾,絲毫沒有因為錄節(jié)目而刻意去偽裝自己。
但于朦朧對自己的兄弟卻足夠暖心,當舞臺表演需要選歌時,他總是會先顧及隊友,即使知道自己的舞蹈水平尚不足以為自己加分,但為了能夠讓隊友得到展現(xiàn)實力的機會,于朦朧還是大膽選擇了舞蹈動作復雜的歌曲。
在舞臺表演結束后的拉票環(huán)節(jié)中,于朦朧也并沒有讓現(xiàn)場觀眾給自己投票,而是拼命夸獎隊友,想要證明他們所付出的努力。
也正因為于朦朧這種不偽裝、不矯情、不攬功的好性格,使他在一眾哥哥們中的人緣特別好。大家都會主動靠近他,相信他,公演時還被哥哥們投選出當隊長。
透過《追光吧哥哥》,許多觀眾認識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于朦朧,那就是簡單而純粹,寡言而有趣。
雖然他在面對生人的時候會有點內向,但當慢慢跟他混熟了以后便會發(fā)現(xiàn),他總能給人創(chuàng)造一些意外的小驚喜。
就像網(wǎng)友所說的那般,“于朦朧真的適合上個慢綜藝,或者把他和一群本來就相熟的人放一起,比如楊冪胡夏劉維……那樣節(jié)目一定充滿了看點和樂趣”。
真的很期待未來于朦朧在努力演戲之余也抽出部分時間參與一些慢綜藝,給觀眾全面了解他的機會,也希望在接下來的《追光吧哥哥》中,看到于朦朧更好的表現(xiàn)。
如玉少年,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