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創作早就讓先期進入的人賺了不少收益和粉絲,我進入自媒體的時間并不長,發展得也不快,至今粉絲沒有過萬。
2019年10月17日,我開始進駐頭條,2020年1月獲得頭條號“月度優質賬號”,獎金5000元,2020年2月獲得“青云創作者”稱號,2020年10月期間參加頭條“魅力南太湖”的征文,獲得一等獎,獎金10000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我的主攻方向是頭條,文章分發百家號和網易、企鵝號,但是青云獎勵被取消后,我的文章靠流量就沒帶來多少收益,在網易好長時間也都不知道開通收益,直到2020年11月30日凌晨無意在后臺點了開通收益的按鈕,沒想到早上六點多就有了條優質文章獎勵的信息,獎金200元,之后在12月又有16篇文章獲獎,總共得了3400元獎勵。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網易自2021年1月起取消了優質文章的獎勵,我的文章靠流量的收益低得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朋友勸我好好經營百家號。
百度是我用了多年的搜索軟件,但是要在百度自己創作文章,是我很多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獲得流量扶持前的文章1,閱讀量慘淡
記不準是2019年底還是2020年初了,在朋友的鼓動下,我開始注冊百家號,也才習慣在百家號發表文章。我的百家號做了快一年,粉絲只有300多,文章也只是分發自己的頭條文章。
雖然我有百家的原創和優質創作者、歷史達人稱號,單價也比我在別的任何平臺高,可是我的文章推薦量、閱讀量很不穩定,有過幾篇爆文,最好的閱讀量有60萬,但更多的時候,文章審核的時間很長,推薦量非常低,閱讀量只在兩位數徘徊。
獲得流量扶持前的文章2,閱讀量慘淡
做自媒體的大多數朋友應該能體會我的心情,文章發布后,總是去看數據,很多時候,閱讀量上升一個就要等很久,那種心情簡直太卑微了。而心中明明知道,自己的文章不是水文,不抄襲不搬運,花好幾個小時創作的長文章,最終的收益不過就幾毛錢,那種挫敗感真是難以描述。
很多人做自媒體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好比做生意,報團取暖既省勁又能獲得更好的收益,可謂事半功倍,因此就出現了矩陣,剛開始聽別人說這個詞我覺得好別扭啊,這不就是個數學概念嘛。
近期獲得流量扶持的文章1,閱讀量上萬
慢慢地,我對矩陣的理解是,它就像個小商品批發商,或者一群人的代理人一樣,矩陣會替成員從平臺得到一些權益,為成員提供一些保護,代替成員處理一些瑣事,而處于平臺和眾多的創作者之間,矩陣作為一個小文化中介,應該吃一點過水鹵面,這是人家應得的。
我想加入矩陣,當然也想得到幫助,獲取一點有利的信息,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我以前加入的矩陣,每天會從成員中挑選一些文章給些流量扶持,每天還會在群內分享當日哪些人獲得了扶持,我等了快一個月也沒一次機會,有些憤懣,也有些慚愧,就退出了。
近期獲得流量扶持的文章2,閱讀量上萬
我還是單打獨斗,文章的推薦量還是難以保證,閱讀量有成千上萬的,也不乏幾十個、幾百個閱讀量的,我仍在苦苦支撐。
直到2021年1月,一位自媒體大佬說他介紹進入“深山紀”矩陣的朋友都獲得了流量支持,問我愿不愿加入,我當然求之不得,隨即他就邀請我加入了矩陣的群。
近期獲得流量扶持的文章3,閱讀量上萬
群里的人并不算太多,但是其中精英很多,年輕人多,他們每天都在群里交流很多,矩陣也經常安排老師講課,我從中獲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那些頭腦靈活的大佬們也在#深山紀MCN多元變現#的模式下得到了很多實惠。
觀望了一段時間后,我加入了該矩陣,矩陣在2021年3月份還開展了發文獎勵活動,全矩陣分了8個戰隊,成員根據導師選擇不同的戰隊,各戰隊每日根據發文的數量和質量排隊。
近期獲得流量扶持的文章4,閱讀量上萬
我被導師推薦給矩陣做評委,我想這是導師和矩陣老板給我的一次機會,讓我熟悉自媒體文章的調性,了解平臺運營的規則。雖然我和大佬們相比差距甚遠,但我是個認真的人,在頭條也有過一點成績,在百家,我當過兩次優秀的評委。在線下,我是一名高校教師,給幾千萬的科研項目當過評委,也在文學期刊上也發表過文章。
一方面,我心里很忐忑,覺得自己在百家成績很差,沒有資格當評委,我曾經數次請求辭去當評委的要求,但導師和老板每次都給以鼓勵,也請我幫忙,考慮到自己進入矩陣是有需求的,矩陣需要自己幫忙,實在不好意思不幫。
另一方面,我也認為自己還有一些根基,不至于拉低比賽的水準,就認真踏實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好在評委有四位,每位評委每天審核兩個團隊的稿件,第二天團隊輪換,這就增大了評選的公正性。
這次活動,矩陣頗為重視,一個月期間,根據發文數量給予獎勵,雖然也就幾十元錢,但是有那么多人呢,這些錢都是矩陣自掏腰包。有些團隊、優秀導師、評委也都有獎勵,矩陣還鄭重其事地為獲獎戰隊、導師、評委制作獎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這個活動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文化公司誠意滿滿,這是個積極向上的團隊,能夠引領大家向前的團隊。
除了當評委,我也是參賽選手,為了不干擾比賽,我修改了自己的頭條號名稱,除了導師和矩陣負責人,我不和矩陣中的其他評委與成員互動私聊,也不會告訴其他評委自己的名稱,我想知道自己文章真正的問題在哪里。
因為自己是評委,我很關心自己文章的分數和評委的評語,總的說來,我的文章評委給的分數也不低。有一次,一篇文章寫完后急于發布,有幾處標點錯誤,評委老師給了7分,那是最低的一次,評語說如果認真打磨,這篇文章不失為一篇好文章,這讓我極為佩服,也提醒自己以后好好檢查修改,提高文章質量。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由于自己的認真和努力,我申請了矩陣的流量扶持,經過考核后也進入了流量池,之前總是聽大佬們說流量池,充滿神往。
當矩陣通知我獲得了流量扶持后,發布的文章在后臺就多了了“百+”的標志,也就標志著進入了流量池,可以獲得流量扶持,推薦量和閱讀量的確有了大幅度的改觀,我的文章閱讀量基本都破萬了,這就是我夢寐以求想得到的。
和很多大佬不同,我還沒有嘗到掙大錢的滋味,也沒有完全想著掙錢,所以對帶貨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熱衷,也不屑于單純只為流量寫水文或低俗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我想認真寫文章,我更想自己的文章寫出來有價值,這個價值就是它的閱讀量、傳播度。就目前來看,自我獲得矩陣流量扶持,進入流量池后,這個效果我已經很滿意了。獲得流量扶持后的這二十多天,我的粉絲從幾百人漲到了三千多,雖然不足為道,對我來說倒真的是突飛猛進了。
自媒體創作只是我正常工作生活的有益補充,通過寫文章促使自己多看書思考,所以我不會急功近利,也做不到一日幾更,我只想有感而發、有料分享。
現實生活中,我是高校教師,老師的特性是愿意分享,我想自己在百家摸爬滾打、跌跌撞撞了一年多,最近有好轉,有了頭緒,就想把這個途徑分享給像我一樣毫無頭緒的朋友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