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是國際上通用的診斷糖尿病的一個辦法。它通過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葡萄糖濃度測定,可以同時測定胰島素和C肽水平,用以了解胰島功能,觀察個體的葡萄糖調節能力,判斷低血糖發生原因。
1913年,OGTT開始應用于臨床,對早期診斷糖尿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進行糖耐量試驗的時候,有些糖尿病朋友可能注意到了,醫生可能是讓患者喝75g的葡萄糖水,也有醫生建議患者做饅頭餐試驗。
那么問題來了,喝糖水還是吃饅頭呢?
國際通用的標準的葡萄糖耐量試驗當然是葡萄糖水,而且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喝進的葡萄糖量必須是75g,我們醫院使用的葡萄糖液體是50%的高糖,也就是每支10g,喝進150毫升高糖溶液。有些醫院使用的葡萄糖結晶體,這種葡萄糖結晶體含有1分子的水,因此需要的葡萄糖量是82.5g,可想而知,對葡萄糖量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饅頭餐試驗應該說我國的改良方法,因為對其他國家來說,饅頭并不是一種常見的食品。
饅頭餐試驗嚴格來說并不是葡萄糖耐量試驗。只是因為饅頭中的淀粉到達體內以后會分解為葡萄糖,因此在我國作為葡萄糖的替代品來使用。饅頭餐使用的100g干面粉做成的饅頭,大概可以提供75g葡萄糖的熱量。這也是一個相對準確的數字,但是問題是,如何量化100g面粉做成的饅頭量。醫生不能提供饅頭,藥房不提供饅頭,食堂提供的饅頭多少才是100g面粉的量呢?
所以饅頭餐提供的只是大致的胰島功能曲線。
不同狀態下的胰島功能曲線
選擇饅頭餐來進行胰島功能檢查的醫生可能顧慮患者血糖高,喝葡萄糖水后血糖進一步升高可能會出現酮癥或酮癥酸中毒等危重情況,其實饅頭餐提供的熱量是一樣的,也可能會出現一樣的后果。準確度方面又不如糖水,那為什么還要選擇饅頭餐呢?
我是孫醫生,給你講述行醫過程中的故事,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了解優質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