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連云港馨康唐寶之家——聽霍永艷的創園故事
日前,連云港市孔子學會攜手會員單位上海善艾堂科技有限公司,來到連云港馨康唐寶之家,開展情暖冬季扶殘助殘慰問活動,聽霍永艷老師的創園故事。
今年三十出頭的霍永艷已踏入特殊教育行業11年,也是連云港馨康唐寶之家的創始人,馨康唐寶家園生活著21位特殊的孩子,他們生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如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自閉癥、腦癱等等。霍永艷說,馨康唐寶家園的這群孩子已經跟隨她11年了,說起養育這群孩子真的很難,如滴水穿石般,不能急不能跨步太大要溫柔且堅定。在生活中普通正常的孩子坐、立、走、跑、如廁、穿這些簡單的技能,對馨康唐寶家園的孩子們來說真是那么的十分困難。平時奔跑中根本不知道躲避障礙物,也不會本能的自己用手肘來保護自己,硬生生的用腦袋朝上撞。起初,有老師開玩笑地說,我們機構真可以養活一群雞,一個孩子平時吃飯吃撒的頭發上、臉上、耳朵上、身上到處都是米粒,照這個標準一個孩子能喂10只雞。
脫衣
霍永艷說,能夠教養他們學會獨立生存相關技能,只為了百年后,她與這些孩子家長可以安然閉上眼睛。要說起是什么原因創辦這個機構,現在想來是不知者無畏,選擇后更與無悔。
的
無畏
霍永艷說,10多年前本科師范畢業的她本該像她的同學一樣選擇做一名高中老師,而她卻選擇了特殊教育事業,這完全源自于大學的一次愛心志愿活動,讓她第一次接觸到了這群折翼的天使,大學一畢業她就決定了立志投身于公益事業,幫助這群特殊的孩子,幫助這群多災多難的家庭。霍永艷說,馨康家園孩子的父母們每個月要交學費1200塊錢,吃飯200塊錢。對于困難家庭的是巨額開支,對于機構而言遠遠不夠學校的生存發展,很多時候她會因為房租交不上、老師工資、買米下鍋,為這些經濟問題躊躇不展,苦思冥想還可以從哪里擠出錢來,化緣而來。每當感覺堅持不下去了,一想到家長企盼、跪求她不要放棄上他們的孩子,看到這些從小帶大的學生們,她就更加堅定只要她還活著,就會一直陪著他們走下去。現在學生們已經可以騎電動車獨立上下學、可以拿著錢去買包子、去理發店理發;有的學生還會拍抖音,下碗面打個雞蛋炒倆小菜的;有的還能在購物平臺上用微信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現在,馨康唐寶家園的這群孩子們不但在學校能照顧小齡同學,而且在家照顧弟弟妹妹,做家務,幫助父母分擔家庭責任,在社會上也是一位講文明懂禮貌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他們
還
霍永艷說,她是一個普通人,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今天連云港市孔子學會、上海善艾堂公司來到馨康唐寶之家,開展情暖冬季扶殘助殘慰問活動,讓她們馨康家園又有了前進的勇氣與力量。同時呼吁社會更多有愛心的人,加入到關愛特殊兒童的行列,給予他們社會力量,愛的動力,讓特殊兒童及其家庭、以及服務于特殊兒童的工作者感受到社會的力量和溫暖。(陳青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