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意味》節選,作者:鄒躍進(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傅文俊的攝影《退場》系列作品,向觀眾展示了那些從“崗位”上退下來,已經廢棄不用的機車、工廠等形象。“退場”的主題和作品的視覺效果都表明,作者是從一個現代之后的特定立場和視角,去呈現和表達現代工業文明這一對象的。這也就是說,傅文俊攝取的圖像,以及對圖像所進行的改造,不僅把仍然在場的工業文明給景觀化、藝術化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把他們給歷史化了。這意味著,對于作者來說,重要的并不是這些機車、工廠在經歷了漫長的使用之后,因老化或被更先進的設備所取代而退出歷史舞臺這一事實,重要的是藝術家對這些象征著工業文明的對象所采取的文化、藝術和美學的立場與態度。
《退場——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大隱》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國計民生》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脊梁》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城市的風景與挽歌》節選,作者:管郁達(藝術評論家)
閑置廢棄的蒸汽機機車,煉鋼廠令人生畏的巨大無比的車間、高爐和煙囪,如巨龍一般向遠方不斷延伸的鐵軌,還有在新的造城運動中被夷為平地的工業廢墟和老舊房屋……,等等這些并非自然的而是人類自己制造的“工業景觀”或“工業風景”,正是傅文俊在他的作品中不斷重復的主題和對象。他在影像中敘述的那些關于城市的故事并非一種簡單的未來主義者的樂觀憧憬,相反,刻意做舊的技術處理和對破敗之物的選擇,還有晦暗壓抑的色調,都使他的作品染上了一種揮之不去的、傷感的懷舊的挽歌情調,仿佛城市的落日與黃昏。
《退場——節奏》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力量》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凝結于此》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情節》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與在場》節選,作者:王林(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近些年來,由于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拆遷和工廠廢棄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歷史記憶的挽留,成為許多攝影家趨之若鶩的題材。問題不在于你拍下了多少紀實性的老照片,作為一個藝術家,關鍵在于你如何通過獨特的攝影觀念——攝制方法、技術處理及展示手段,從集體認知的審美慣性中擺脫出來,把個體的、具體的、真實的感受加以呈現。從某種意義上講,你只有從既成和既定的群體意識中退場,才能使個人的創造力突破慣性意識形態而真正出場。沒有對意識形態操控的去蔽,審美自我的精神澄明是不可能在場的。當代藝術的創作活力來自面對問題的針對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傅文俊通過紀實退隱的技術處理,努力形成自己重繪歷史現場的藝術方法,其探索是富有成果也是富有啟發性的。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技術性的形式化處理仍然有一個如何對待審美慣性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崇高與毀滅、美好與破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生存在矛盾的真實和真實的矛盾之中,不能因形式美化的習慣勢力和權力要求而放棄現實問題的針對性。因此,對藝術現場而言,傅文俊作品的“退場”不過是以退為進。
《退場——退色記憶》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線型結構》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遺留》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退場——再次守望》傅文俊 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