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文俊
在《哥德巴赫猜想》系列作品中,我選用了貨幣符號、頭部CT片、以及骰子和科學公式為主要元素。以此表現在金錢制約下人類思想如何把握現實與未來,以及金錢誘導下后現代社會中“自我”的分崩離析。
《哥德巴赫猜想No.1》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哥德巴赫猜想No.2》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我之所以選取貨幣這一元素,是因為貨幣指代著一種社會關系,它是最能直接表征人性的社會符號和文化載體。貨幣是政治的母乳,社會地位、權力結構、國際威望都與貨幣相關。無論是人民幣、歐元還是美元,在鑄幣的形式象征上,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政治性,并且在不同的國家操作著不同的語言。而三者的連帶關系又表明世界的總體政治格局。正如馬克思所言:貨幣是對未來需要的保障,又是超出需要的財富形式。它以國家的權力為依托,是最具純粹象征意義的符號。無論是哪種貨幣,他們都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即以自身千篇一律的形式兌換世界上任何一種生活物品,金錢的神話就是在于它可以把任何東西聯系在一起,成為所有事物價值的衡量尺度。我們不難發現,金錢已成為評價個人屬性的關鍵標準。貨幣本身并不代表什么,關鍵是人類對它所采取的態度。那么貨幣是怎樣作用于人類的思想以及客觀世界的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里世界,人類的精神即無法回避、無法重設,又不能在現實時空中加以界定。現今有很多技術可以檢測出人們的心理活動,而我就是想通過大腦的CT圖像(CT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式的探測儀器),把人們形而上的、不可見的思想轉換成形而下的、可視的圖像。貨幣推進了人類理性思維,在人腦中的骰子以及科學公式正是理性思維的產物。我想借助這些元素展現一個受金錢控制的理性的狹隘的心理流程。金錢把人們引向對數量規定性的審視之中。每個人頭腦中都有一個骰子,骰子所呈現的數字可能意味著未來的走向,因為骰子在發源之初是為占卜之用。它既是不確定的,因為任何思維的顫動都可能影響到骰子的點數,但是它又是受限的,就像骰子任意相對的兩面之和都是七一樣。同時那些代表真理的科學符號把生活的客觀化為數理結構,并充當骰子的調節器。但一切事物都在為贏得最大的點數而努力,即渴望成為贏家(獲得更多的利益與金錢)。
《哥德巴赫猜想No.3》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哥德巴赫猜想No.4》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人的思想成為貨幣的附屬物,貨幣使人內化,使人只能如此看、如此聽、如此想。所有這些具有普遍原理的公式超量的塞入接受者的腦中,從而將不同人的思想體驗、價值認同和心理欲望都整合為同一頻道,統一思考模式,統一價值認同。就像作品一樣,不同的CT片不同的金錢符號,不同的骰子點數,不同的原理公式,卻是同樣的結構與形式。
《哥德巴赫猜想No.5》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哥德巴赫猜想No.6》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除此之外,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都在刻意尋求抽象繪畫的感覺,我想以抽象性彰顯未來的不確定性、與神秘性。同時與后現代主義“自我”的分崩離析的狀態相呼應。其實,人在生活中普遍缺乏對人自身的理解,也缺乏對世界以及真理的理解,所以我選擇直白的利用CT片讓人們逼近現實。另外我采用鏡面材質,是想讓人們在審視作品的同時,也在審視自我。感受我們生命、未來、思想運轉的瞬間及其幽暗的空白,感受到自己并領悟自身之親在的模糊和不定。
《哥德巴赫猜想No.7》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哥德巴赫猜想No.8》傅文俊 夏布數繪攝影 110x140cm 2009
貨幣獲得了任何一種其他事物都不具備的穿透力,抹去任何事物的特殊性,就像科學公式一樣具有普遍套用性。貨幣使人們擺脫各種實物的羈絆,展示出人類自主性發展的努力,但同時也陷入自設的陷阱。它的效應似乎理所應當,就其原由再簡單不過,正如蕭伯納所說,對金錢的共同關心,是我們文明中一個充滿希望的真相。但是它正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樣,內容十分簡潔,但它的證明卻異乎尋常的困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