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是大魚大肉?不是跟你說了嗎?吃太多的肉,很容易得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會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從明天開始,我要改吃素。”劉大爺向老伴抱怨著。面對這一切,劉大爺的老伴毫無辦法,只能照做。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劉大爺的體重就開始下降,身體素質也大不如從前。
“不是已經證實素食利于健康嗎?為什么我吃了這么久,身體卻越吃越差?”劉大爺十分納悶。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劉大爺或許在吃素的過程中,方式方法用錯了,才會影響了他的身體健康。在現如今諸多的養生飲食方式之中,素食作為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之一,老年人又該如何吃素才能更健康呢?
什么是植物性飲食?
所謂的植物性飲食,廣而言之,是指不食肉類食物。如果想要詳細區分,根據其飲食習慣可分為三類:
1、純素食——此乃指嚴格的吃素 ,一點動物性食品都不吃,完全食用植物性食品。
2、奶類素食——這類素食除了食用植物性來源外,尚可食用奶類及奶制品。
3、奶蛋類素食——除了植物性食物可食外,還可吃奶類、奶制品及未受精的蛋。
“植物性飲食”這個名詞,在現代人的觀念中,或許已不是個新鮮的字眼,但我們可曾嘗試過這種飲食方式呢?就以近年來的養生而言,素食居、素食餐館等如雨后春筍般的一一成立,有的醫院完全以素食作為病人的飲食,甚至有的學校餐廳特辦素食供應學生們的需要,而在西方國家中更有所謂的蔬菜館,以及健康食品店的成立。
以上皆可證明它隨著社會形態的變遷,不僅沒被淘汰,反而更為現代年輕人所接受和歡迎,甚至在當今的社會里已成為一種飲食時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般會開始采用素食的最初動機,不外乎下列2種:
健康因素:在我國的多數素食主義者,乃是基于這個理由,而采用素食的,其所持的觀點是認為動物性食品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且又認為肉類體內一些有毒的廢物和疾病,亦是毒害人體的一個因素,所以主張以自然的食物來源取代肉食。此外亦有人認為素食可達長壽、美容之效。
個人因素:多數素食者是基于慈悲不殺,不忍食肉的觀點而采用素食,比如我國的佛教,他們是基于要遵循十分純樸的生活方式而采用。一般說來,動物性食品的價格較高,所以有某些地區的民眾則由于此類食物的不易獲取而采用素食。另外有些人乃是為了趕時髦,一時隨興 所致,而采用素食。
吃素會營養不良嗎?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或許認為吃素會有營養不足的現象,到底是不是真會如此,以下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營養。
㈠、蛋白類:構成蛋白質之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而已知重要的氨基酸有二十二種,由這些不同類的氨基酸以不同方式的結合,可形成各種大小不同的蛋白質。對于一個長期素食者,若是采用蛋奶素食或奶類素食應不致于造成蛋白質方面的缺乏,但若采用純素食則須備有相當的營養知識,善加調配,否則長久下去來可能會有蛋白質缺乏之虞。
㈡、熱量:主要工作能量的來源有二, 一者為糖類,另一者為脂肪。素食者只要米飯、面食及淀粉類食品攝取足夠,且烹調用油充裕,應不致于發生能量缺乏之問題。而且一般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藤油、黃豆 油中皆含有豐富的亞麻油酸,也是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
㈢、維生素及礦物質: 就植物性食物中,較不易得到的維生素B2,但只要是人體的大腸組織機能健全,則部分維生素可由大腸內之細菌自行合成,亦可由維生素藥劑補充,應不致于有缺乏之現象發生。而礦物質方面,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鐵質。至于其他如鈣、鎂、銅.、鋅、等礦物質,雖然素食中含有高纖維會減低其吸收率,但因平日相當多量的攝取,也不致影響到身體內所需之量。
由以上素食營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能善加調配,不僅不會發生營養 不足,且更可將之運用于保健上。素食本身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就脂質言之,素食大多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效果。
其次,素食具有高纖維的特性,這些食物性纖維雖然不被吸收 ,但在整個消化過程當中,就如同身體的掃帚一樣,可以清理我們的腸子,加速食物通過腸子的時間。因此,一方面素食可以促進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將腸內多余的油脂,以及有毒物質一同隨著纖維排出體外,縮短腸內致癌因子的停留時間,所以說高纖維飲食可以預防便秘、以及結 、直腸癌的發生。
新研究:多吃植物性食物可延長壽命!
全世界每年有近20%的死亡是由營養不良造成的,特別是在全谷物、水果、堅果和種子飲食含量低的人群中。2019年發表在BMJ上的一項研究跟蹤了近20000人,長達15年的食物和飲料消費情況,也確定不良飲食對全因死亡率的影響。
一直以來,改善飲食質量會延長壽命的醫學觀念早已確立。為了全面了解飲食對壽命的影響,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針對200多年來,全球各地死亡原因、疾病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在采取植物性飲食以取代加工食品、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等,可以使我們的壽命延長10年,甚至更長時間。
研究還顯示,即使是80歲的老年人,如果不吃紅肉、精制糖和高度加工的食物,也可以從植物性飲食中獲得健康,并將壽命延長3.5年。除了延長我們的壽命外,植物性飲食還與老年人使用更少的藥物、更好的性健康和更低的癌癥發病率有關。結果還發現,多攝取豆類,以及全谷物與堅果類,對于老年人的長壽會產生更大的效果。
老年人該如何吃素才健康?
對于吃素這件事,不管是純素食,還是其他兩類的素食,只要經過完善的調配,均能供給人體足夠的營養素;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具有低膽固醇、高纖維之特性,也能幫助我們預防一些所謂的生活習慣病,比如肥胖癥、高血壓等,而達到保健之功。但是我們在吃素食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計劃,才能不致于造成熱量、蛋白質、重要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不足。以下幾點建議可供選擇一天中的食物時作為參考:
1、善加應用多樣化食物的互補作用, 以得到所需之蛋白質
就一個長期吃素的老年人而言,其蛋白質的來源除了奶、蛋之外,最佳者莫過于黃豆及其制品。黃豆中含有37%的蛋白質,且其營養價值與肉類相當。此外,我們還可利用食物混合食用的互補作用,來提高身體對這些食物的利用率,以達到身體需求的蛋白質的目標。
2、多采用全谷類食物
全谷物食物取代精制的主食,可以幫助我們提供鐵及維生素B。一般素食者可得到的鐵質的來源有干豆類,比如如黃豆、 紅豆、黑豆等、堅果類、全谷類以及深色蔬菜。但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鐵多為Fe+3,然而人體中造血所需的卻是Fe+2,所以當攝入Fe+3 時,須先在消化道中藉由胃酸及維生素C的補助,轉換為Fe+2,才能為體所利用。因此攝取適當的維生素C也有助于造血機能的進行。
3、烹調用油常變化
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氫化油等,優點是油品穩定性高、耐高溫;缺點是會增加壞的膽固醇,所以需控制分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如黃豆油、葡萄籽油、葵花油等,此類油在高溫中容易氧化,建議不要用來油炸食物;至于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為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等,能降低壞的膽固醇且保留好的膽固醇。每種油各有其優缺點,一定要依照自己烹調的方法來搭配用油較健康,同一類的用油還應經常變換。
4、口味清淡
素食為了口感的需求,制作過程經常會加入食品添加物或香料,以增加其風味或口感,長期如此的話,我們很容易口味變重,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建議烹調還是多用清蒸、水煮、鹵、燉、烤等方式代替油炸,也要少用紅燒、糖醋、蜜汁等方式以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5、適度運動、增加日曬
健康的方法并不能只靠飲食控制,還要搭配規律的運動,才能相輔相成達到保健的效果,每日運動30分鐘也是不可或缺的,還有適度的日曬20分鐘,會讓皮膚制造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吸收,可避免骨質疏松等問題。
總而言之,吃素并不難也不會營養不良,因此當我們開始想吃素或者偶爾想吃時,只要掌握均衡多樣化的攝取技巧,三餐以全谷根莖類打底,搭配五顏六色的蔬果、適量豆類等蛋白質,依照自己吃素的類別選擇蛋或牛奶,一樣可以吃出營養健康與美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