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蔣琬執政
第三節:遣使訪吳
《三國志》記載:“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
由此可見,沒有了諸葛亮的蜀國,蜀人普遍感到沒有了安全感。當時蜀國人心惶惶,老百姓們不知道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如何,是否能率軍抵擋得了可能存在的外敵入侵?
并且蔣琬擔任蜀漢首輔成為百官之首后,朝中一些老資歷的大臣并不服氣。這也并不奇怪,我們知道,在中國官場上是喜歡論資排輩的,這已是幾千年來的傳統了。
而蔣琬資歷較淺、威望較低,他一夜之間就成為蜀漢集團的新任掌舵人,所以老一輩的大臣并不看好蔣琬。當然,對于這些情況,蔣琬心知肚明,他已經做好了應對危機的準備了。
我身負重任,我一定能帶領蜀國渡過難關,一定不能辜負丞相的囑托!
蔣琬在心中默默的給自己打氣,每日照常上下班,言行舉止如同平常一樣。
蜀國人民看見蔣琬言行舉止和往日一樣,他的臉上既無悲戚表情,又無歡悅臉色,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過。大伙們知道蔣琬智商很高,看見他敢這樣泰然處之,就知道他有把握處理好這次危機了。于是蜀國人心漸漸穩定,眾望漸服,文武百官也從心底下佩服蔣琬。
當時蜀國的情況很不妙,魏國虎視眈眈,吳國陳兵邊界,而國內政壇不穩,任何一個不確定的因素爆發,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將會對蜀國造成嚴重的打擊!
孫權在諸葛亮病逝后,擔心魏國有可能乘諸葛亮離世之際攻取蜀國,遂在吳蜀兩國邊界巴丘增加一萬兵力。其實孫權這么做,完全是從吳國的實際利益出發的。孫權是這樣打算的:如果魏國進攻蜀國,蜀軍能頂得住魏軍的進攻,他就下令就近部隊救援蜀國,聯合蜀國一起抵抗魏國;假如蜀國擋不住魏軍的進攻,他就馬上下令駐守巴丘部隊趁勢與魏國爭分蜀國土地,不能讓魏國單獨吞掉蜀國。其實曹叡在此之前已經下詔給司馬懿不得乘諸葛亮去世就冒險率軍深入敵境進攻蜀國,所以說孫權在邊界增兵,明里是幫助蜀國抵御魏國,暗中卻是威脅了蜀國的國防安全。
蔣琬看見孫權這么做,心中很明白對方的意圖。蔣琬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對于孫權私自在邊界增兵的行為,自然不會發布政府通告強烈譴責吳國趁火打劫的企圖。這種關系到兩國利益的敏感話題,在沒有撕破臉面的情況下,是不能當眾指出來的。作為回應,蔣琬也增加了永安戍衛部隊的兵力,在邊界嚴陣以待,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蔣琬這種強硬又不莽撞的做法,無疑是向國際社會表明,蜀國領土神圣不可侵犯,無論誰敢入侵蜀國,他將給予嚴厲的回擊!當然,孫權是一個聰明之君,他看見蔣琬這么做,心中也很明白對方的意思。
蔣琬完成增兵部署后,馬上派遣右中郎將宗預出使吳國,想就國際新形勢下蜀吳兩國的合作事宜展開對話。蔣琬處理危機的這種應對之策,事實將會證明他的這些舉措是及時且有效的。
宗預受命訪吳,來到建業覲見孫權。
孫權看見蜀國派出使者前來訪問,又得知蜀國在白帝城增強了防御力量,便開門見山對宗預問道:“東吳與西蜀,二國如一家,而我聽聞你們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守部隊,這是為什么呢?”
宗預聽了孫權這問話,估計氣得肺都炸了,是你吳國先增兵邊界而我蜀國才迫不得已做出的防范之舉,你孫權卻拿此來詰問我!當然,宗預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他心里的想法自然不會擺在臺面說出來讓孫權下不了臺的。只見宗預不亢不卑地答道:“微臣認為東吳增兵巴丘,而西蜀才加強白帝城的防守,都是現今時局和形勢使然,這些事情都不值得互相追問。”
孫權聽了宗預坦率耿直的回答后,大笑起來,贊賞他能抗禮直言,所以孫權也不再追問蜀國在白帝城的布防情況。就這樣,雙方消除了分歧,彼此心照不宣。
作為同盟國,孫權還是比較關心蜀國的情況。為了了解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的具體情況,孫權派遣侍中是儀回訪蜀國。
是儀作為使節出訪蜀國,回來后向孫權報告了蜀國的情況——蜀國在蔣琬的領導下,遵守諸葛亮生前制定的大政方針,其國能正常有序運轉。孫權聽了是儀的匯報,放心了,畢竟兩國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唇亡齒必寒。
蜀吳經過深入溝通后,兩國往來更加密切了,孫劉聯盟再一次得到鞏固。
蔣琬扛住了這一波考驗,鎮定自若完美處理了這次危機,贏得很高的聲譽,他的執政能力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直到此時,蜀漢的文臣武將才意識到諸葛亮的遺命之公平及遠見,蔣琬確實是諸葛亮之后最優秀的政治家。一些官場老油條,也不禁對蔣琬刮目相看,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蜀漢政局穩定下來后,后主又下詔進行了一番人事調整,費祎代替蔣琬擔任尚書令,由費祎來處理尚書臺的政務。由此可見,后主劉禪并不是一個白癡,他懂得權力制衡的道理,知道不能把全國軍政大權都交給一個人,因為他不能保證人人都是諸葛亮。順便提一下,魏吳兩國后期都無可避免地產生了權臣。而終蜀漢一朝,并沒有產生權臣,單就這一點來看,劉禪絕對是一個智商正常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和魏延死后,漢中缺少了鎮守者,所以后主下詔提拔左將軍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吳懿是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其資歷又極深,由他來出鎮蜀漢前線軍事重鎮漢中,這是一個恰當的人事任命。王平作為吳懿的副手,協助吳懿駐守漢中。
整理一下,后諸葛亮時代蜀漢的權力框架是這樣的:蔣琬擔任假節的大將軍兼任益州刺史,在外擔任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地方的行政長官;費祎擔任尚書令,在內處理朝中的日常事務;姜維擔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各軍,實際上是當蔣琬的副手;吳懿擔任假節的車騎將軍,以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的身份鎮守前線軍事重鎮漢中;王平升任為后典軍、安漢將軍,作為吳懿的副手協守漢中。
下一章:帝王的享樂
本文節選自:“藍水飛舟”《三國風云》系列實體書,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輸入作者名字“藍水飛舟”搜索,即可自行購買正版書籍《三國風云》。
《三國那些事兒》陸續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公眾號【三國故事】的「三國那些事」專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